】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鄭永年:經貿相互依存也能導致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20-08-12 00:17:51


  


  二、國家之間關係衝突的本質
 
  不過,自由主義理論(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政治學家)更多地反映了信仰者對世界的一種理想,而非對現實的反映。對西方的現實主義者來說,經濟互相依賴的確導致了國家之間的利益相關性,增加了處理國家之間關係的難度,但絕對沒有改變國家之間關係的衝突本質。自由主義過度誇大了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好處,但大大低估或者忽視了經濟全球化固有的負面影響。

  歷史地看,經濟全球化必然造成兩個結果:第一,一個社會內部的收入差異和分化;第二,國家之間的收入差異與分化。在一些國家,內部收入差異和社會分化,經常導致不同社會階級間的經濟衝突,甚至演變成內戰;在另一些國家,內部衝突外化成為國家間的衝突,即戰爭。當多個國家同時捲入時,就演變成為世界大戰。

  經濟關乎利益,利益分配不公就會導致戰爭,無論是內戰還是國家間的戰爭。就是說,經濟因素的確可以導致戰爭。但如果人們僅僅從經濟因素來理解戰爭,那還是過於簡單。在大多數場合,政治因素甚至遠較經濟因素重要,人們既為利益(經濟)而戰,也為榮譽和恐懼而戰,而榮譽和恐懼更多的是關乎政治。實際上,一旦涉及戰爭,政治邏輯就占據主導地位。近代普魯士軍事戰略家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說過,“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延續”,無疑揭示了戰爭的“政治”本質。

  克勞塞維茨所說的幾乎是永恒的。多少年來,人們一直企圖超越經濟因素而去尋找戰爭的根源。人們詛咒戰爭,祈求戰爭不再發生,但同時人們也在讚美戰爭。人的本性中存在一種傾向,把自己道德化,把他者妖魔化。即使是侵略,侵略者也總能找到戰爭的“正當性”和“正義性”,並為此而歌頌戰爭。從古希臘各城邦之間的戰爭到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戰爭總是成為人們謳歌的對象。

  到了近代,戰爭具有了更高的道德性。法國大革命以後,基於主權國家理論之上的“民族主義”大旗,引導著人類進入毫無止境的戰爭。各種論證和頌揚戰爭的理論一一出爐。這尤其表現在近代浪漫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者那裡。近代浪漫主義始於英國文學,當傳播到德國時進入了政治哲學領域,歌頌戰爭和暴力,為了國家利益(無論是統一還是發展),一切在所不惜。在社會達爾文主義那裡,戰爭不僅是“適者生存”的必然產物,也是檢驗人類品質的最高標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