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網評: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趙永新
近日,科技部通報了9起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的查處結果,涉及的問題主要包括購買論文、違反論文署名規範等,相關責任人不僅被實名曝光,而且均受到相應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要求,進一步規範科研項目及資金管理,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嚴肅懲處違規行為。
對論文造假等學術違規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彰顯了維護科研誠信、構建良好科研生態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要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巨大創新潛能有效釋放出來,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落實這一重要指示要求,堅決破除“四唯”,需要持之以恒抓好科研作風學風建設,強化監督檢查,加大懲處力度,對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從而刹住學術造假的歪風,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讓違規者受罰,讓真正圍繞國家需求銳意攻關的科研工作者得到褒獎,才能更好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導向,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通報的9起違規案件中,有7起涉及醫院。在近年來曝光的學術造假事件中,涉及醫院的也占了相當比例,其中既有國內知名的三甲醫院,也有地處三、四線城市的醫院。醫院和醫生緣何會發生論文造假?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樹立起正確的人才評價導向。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看病既是醫生的第一要務,也是其主要職責。因此,無論是職稱評審、職務晉升還是評優評先、鼓勵獎勵,都應該把醫術、醫德和實際貢獻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指標。但在實際操作中,相關主管部門和醫院卻把論文當作“硬杠杠”“金標準”;在考核評比中,存在“做一百台手術不如發一篇論文”的怪現象。想方設法發論文成為醫院的導向,使許多醫生苦不堪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