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淺析中美台對“台獨”的認知與立場
http://www.CRNTT.com   2023-08-02 00:13:43


  中評社╱題:淺析中美台對“台獨”的認知與立場 作者:周天柱(上海),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台灣研究會理事

  【摘要】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強調,我們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絕不為任何形式的“台獨”勢力留下任何空間。大陸適時制定、實施的《反分裂國家法》,針對“台獨”勢力企圖推動的“法理台獨”,出手“以法遏獨”。蔡賴兩人“台獨”的大方向雖一樣,但蔡、賴的論述仍有區別。有別於蔡英文近年來著重於重新定義“中華民國”,而賴清德強調重新定義“台獨”。過去10年,兩岸關係一步步從當時的互信發展,演變到今天的瀕臨破裂,本質上是美國對中戰略、全球戰略轉向的必然。北京一向認為,美台高層次政治互動等同於拜登政府“支持台獨”。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強調,我們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絕不為任何形式的“台獨”勢力留下任何空間。

  大陸的這一明確、堅定的立場很清楚表明,欲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第一要務就是要堅決反對“台灣獨立”。“台獨”分裂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復興的嚴重禍患。

  一、“台獨”認知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兩岸同胞攜手反對“台獨”,首先必須清楚瞭解何謂“台獨”及導致“台獨”的起源。唯此才能掌握此一禍害的根源,才能精準予以反制。

  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台灣獨立”是二戰後,在美、日帝國主義勢力操縱下,以日、美地區為活動大本營,由少數台籍野心家出面,利用國民黨在台灣所製造的“二二八事件”所構成的省籍隔閡及矛盾,以建立“台灣共和國”為目標的分裂中國疆土的運動。這是打著為台灣同胞“爭主權、爭生存、爭福祉”的旗號,卻幹著分裂中國、亡我中國的漢奸陰謀運動。

  1.“台獨”認知的重要性:中國要崛起、要強大,兩岸同胞要過好日子,第一前提必須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而要真正達到國家統一的戰略總目標,首要的條件是反對“台獨”,遏制“台獨”分裂勢力。根據當前兩岸態勢分析,“台獨”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進程的最大破壞性因素。為力爭和平統一前景,就必須堅決反對“台獨”。 

  2.“台獨”認知的迫切性:蔡英文高票連任後,民進黨當局恐懼面對被統一的態勢快速推進,加緊勾連美國反華勢力,企圖以“反中”“抗中”來拖延、擺脫統一大勢。而美國的反華勢力也力圖“以台制華”,遏制中國的和平崛起。這兩股勢力狼狽為奸,一次次地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試圖給中國的統一大業製造越來越多的障礙。

  二、中國大陸對“台獨”的認知與立場

  論及中國大陸對“台獨”的認知與立場,2005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全票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中的第八條款,表達得一清二楚:

  一是“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

  二是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

  三是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若發生以上這三種情況,表明“台獨”勢力已突破了大陸設定的“台獨”紅線,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對於採取非和平方式所處置的“台獨”,當然屬於“法理台獨”範疇。具體加以分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傳統的“法理台獨”,大致有以下表現形式:

  第一,“制憲”:擅改“國號”、制定“新憲”;

  第二,“修憲”:推翻“憲法”第四條關於固有疆域的規定;

  第三,“修憲”:推翻“憲法”第六條關於“國旗”的規定。

  但“法理台獨”是一個流動變數,它決不會固守傳統的三大常規形式不變,而是隨著國際大局不斷動盪組合,隨著兩岸關係不斷發展變化。針對目前兩岸尚未統一的具體現狀,針對疫情期間島內“台獨”勢力不斷玩弄的各種“台獨”新花招,除了上述第一個方面的三大表現形式之外,第二個方面的新變應該包括擅自更改台灣地區現政權具有象徵意義的“歌曲、徽章、圖案”等現狀;在美國反華勢力的慫恿支持下,台灣島內推進含有改變“兩岸同屬一中”性質和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台獨公投”,以及民進黨當局不時拋出的種種“以變謀獨”的圖謀、言行等組成部分。

  大陸適時制定、實施的《反分裂國家法》。針對“台獨”勢力企圖推動的“法理台獨”,出手“以法遏獨”。這是對島內外分裂分子極具威懾力的遏阻手段,更是避免讓兩岸陷入戰火的和平手段。這充分證明,我們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三、民進黨當局對“台獨”的認知與立場

  民進黨奉“台獨”為“神主牌”。該黨現行的黨章所設定的最高政治目標為“建立台灣共和國”。在島內不管民進黨為應對黨內外的各類政治鬥爭,曾發生過多次的蛻變,但該黨高層竭盡全力追求的目標始終“堅如磐石”,從未改變。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該黨幾代領導人為此耍盡各種手段。

  陳水扁當政時期,他一再刻意操弄統“獨”議題,接連拋出“一邊一國”、“正名制憲”、“入聯公投”等激進“台獨”政見,並付諸實踐,將兩岸關係推到危險的邊緣。

  由蔡英文執政下的“台獨”,與陳水扁相比,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陳水扁較為魯莽,愛猛衝猛撞;蔡英文則更為隱蔽。講究策略,明知不可為之,決不盲目為之。

  二是陳水扁搞“台獨”,一向赤裸裸直奔主題,不搞遮遮蓋蓋的掩飾;而愛趕時尚、新潮的蔡英文會杜撰各種新名詞,讓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中箭。

  三是蔡英文式的“台獨”核心表現形式與台灣選舉,尤其是“總統大選”密切相關。具體排列如下:“台灣共識”(2011-2012年,蔡第一次投入“總統大選”)——“維持現狀”(2015-2016年,蔡第二次投入“總統大選”)——“台灣價值”(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華民國台灣”(2018年蔡拼連任至今)。

  蔡英文提出的“台灣共識”,衹有框架,並無實質內容。一句空洞的“由2300萬台灣民眾決定”,使選民一頭霧水;而凸顯“台灣”的“共識”,明顯貫穿蔡氏“台獨”的主張。

  蔡英文第二次參與“總統大選”,汲取上次“大選”慘敗的教訓,提出昨非今是、模模糊糊的“維持現狀”,迎合島內多數選民求安定求和平的心願,騙取800多萬張選票如願當選。

  “台灣價值”包含了“國家認同”、“憲政體制”及兩岸政策。蔡英文以“像說‘台獨’,又沒說‘台獨’”的抽象詞彙,來替代表達“台獨”的隱藏的意思,可謂煞費苦心。

  至於“中華民國台灣”,這是近些年來蔡英文的最新“台獨”理念。民進黨當局刻意將“中華民國”與“台灣”並稱,是要使台灣現行體制進一步靠攏“台獨”,以期凝聚島內民意最大公約數,用以對抗大陸,推動“台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