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後,土耳其依靠人口紅利成為歐盟的代工廠,經濟獲得了一定發展。“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土耳其趁著中東一片混亂,相繼入侵敘利亞和伊拉克,既搶奪了別國資源,又積累了軍隊實戰經驗,而美國出於對敘利亞親俄政府的仇恨,對於土耳其的侵略行為裝聾作啞,甚至暗中支持。經濟和軍事的進取,令土耳其野心越來越大。
2020年,土耳其唆使“突厥盟友”阿塞拜疆攻擊亞美尼亞,實際上挑釁的是俄羅斯在獨聯體範圍內的利益,但俄羅斯並沒有給予亞美尼亞援助,反而任由阿塞拜疆奪佔了亞方大片土地。俄羅斯的克制令土耳其及阿塞拜疆更進一步,雙方展開了緊密的軍事合作,甚至宣稱彼此“不分你我”,土阿聯軍的“武德充沛”也震動了中亞幾個斯坦國,他們紛紛表示願意加強和土耳其的合作,以上就是此次“突厥組織”成立的時間背景。
但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雖然土耳其及阿塞拜疆等盟友在軍事領域不斷進取,土耳其自身的經濟及社會穩定卻出現了很大問題。由於土方多次挑釁歐盟,導致外資大量撤出該國,土耳其貨幣劇烈貶值,埃爾多安政府一些偏執的經濟政策(比如依據伊斯蘭教義仇視利息)加劇了經濟惡化,新冠疫情更對土耳其支柱的旅遊業造成空前打擊。而在很多內政事務上,埃爾多安政府與政治反對派、世俗派、少數民族齟齬不斷,國內各群體嚴重撕裂。土耳其的強國憧憬,至少在經濟社會領域上,已經到了破碎的邊緣。
對外滲透和動武畢竟是需要錢的,中亞國家不可能因為土耳其開出的空頭支票就死心塌地跟在土方後面走,需要有實際利益才行。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雖然土耳其牽頭成立的“突厥國家組織”看起來咄咄逼人,但沒必要對土耳其過度恐慌,因為該國的經濟問題嚴重,恐怕會影響其在組織內的主導作用。
但我們仍然應該對這個“突厥聯盟”保持高度警惕,因為這次很多中亞國家表現慾滿滿,因此即使土耳其未來衰落,該組織很有可能仍會在中亞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