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韓應主動作為,力促兩國關係回到健康穩定軌道。 |
中評社╱題:尹錫悅政府外交戰略轉型及展望 作者:牛笑(上海),上海政法學院政府管理學院講師;王俊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摘要】 尹錫悅政府上台以來,其外交實現戰略轉型,主要表現為積極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大力推進美日韓準同盟合作,對中國和俄羅斯呈現疏遠態勢,以及對朝鮮保持高強度施壓。尹錫悅政府外交戰略轉型的動因既有實用主義考慮,旨在服務於實現“全球樞紐國家”目標,也與其對朝鮮半島局勢和俄烏衝突的認知密不可分,同時韓國國內輿論亦對其產生了負面影響。儘管尹錫悅政府的外交戰略轉型遭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但其迄今并沒有調整其外交戰略的跡象。面對中韓關係當前出現的巨大困難,中國應主動作為,力促兩國關係回到健康穩定軌道上。
一、尹錫悅政府外交戰略轉型特點
(一)積極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
2022年4月7日,剛剛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尚未就職的尹錫悅就為了加強韓美同盟,訪問京畿道駐韓美軍平澤基地“漢弗萊營”,會見韓美聯合司令官等,并強調“美國是在6·25戰爭中為了守護自由民主主義而一起流血的血盟,新政府將把韓美同盟發展為面向未來的關係”。此前,朴槿惠、李明博、盧武鉉三位前韓國總統在當選後也曾訪問過龍山韓美聯合司令部,但當選人訪問平澤美軍基地實屬罕見。
尹錫悅政府上台後不僅重視對美安全合作,還提出構建對美全球全面戰略同盟關係。其外交戰略轉型主要體現在2023年4月對美國的國事訪問上,關鍵成果為4月26日發表的《華盛頓宣言》與《紀念美利堅合衆國和大韓民國結盟70周年的領導人聯合聲明》。尹錫悅表示,韓美同盟在“價值同盟”的基礎上,竪立起安全同盟、產業同盟、科技同盟、文化同盟、信息同盟五根巨柱〔1〕。《聯合聲明》還指出,韓國將進一步加強與北約和G7的合作,并舉辦下屆“全球民主峰會”。通過對美國的訪問,韓國進一步確認和美國建立全球全面的戰略同盟關係,也將加強與西方其他國家與有關地區組織的合作。
美韓同盟的升級典型,表現在美國顯示出將強化兩國安全合作的跡象。美國表示將在韓國部署更多戰略資產、甚至有可能部署戰術核武器,并暗示必要條件下有可能實現核共享。《華盛頓宣言》指出,“美國將進一步增加其戰略資產在朝鮮半島的可見性,美國戰略核潛艇將訪問韓國”。“美國對在朝鮮半島可能部署核武器與韓國保持磋商”,同時表示“美韓將建立核磋商小組(NCG)加強延伸威懾,討論核計劃”。《華盛頓宣言》還指出,“雙方在緊急情況下將聯合執行與共同規劃韓國對美國核行動的軍事支持”〔2〕。
總體上看,不僅韓國主動強化了與美國的戰略合作,而且美國在“印太戰略”設計安排上極為重視韓國的作用,美韓同盟呈現出以下特點:1.加強戰略對接。尹錫悅政府2022年出台的“印太戰略”與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高度相似,特別是該戰略是由韓國外交部北美局負責,而不是東北亞局負責,也表明其主要目的在於和美國對接配合。2.強調在人權與價值觀領域的合作。尹錫悅政府強調“基於價值觀外交”,其“價值觀”即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等。2022年10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1屆會議對美國牽頭提交的涉疆問題決定草案進行表決,韓國投了贊成票。韓國繼2021年“參加”第一屆民主峰會、2023年“共同主辦”第二屆民主峰會後,2024年韓國“單獨主辦”第三屆民主峰會。3.強調經濟安全領域合作。2022年5月美國總統拜登訪問韓國達成的《美韓聯合聲明》指出,“兩國承諾根據民主和價值觀原則開發、使用和推進技術發展”〔3〕。2023年4月,尹錫悅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三星等韓國大企業宣布將在美國投資建立170億美元芯片廠,并計劃未來20年內在美投資2000億美元建立11家芯片廠。4.加強與整個西方合作。尹錫悅參加了2022年6月召開的北約峰會,這是韓國總統首次參與此類會議,隨後又設立常駐北約代表團。同時,尹錫悅還強化與七國集團(G7)的關係,積極推動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合作,以及全面推行與日本的和解政策。
(二)大力推進美日韓準同盟合作
拜登政府上任後,美國加大對日韓等盟國的拉攏力度,尹錫悅政府上台以來,韓日關係迅速改善,儘管韓日并非同盟關係,美日韓三國也沒有公開表示要建立三方同盟關係,但經過內部機制化建設與外部對手塑造,三邊合作已逐步走向準同盟化。2022年11月11日韓國《經濟新聞》報道,“針對中朝俄團結,韓美日應加強三角同盟”,首次非正式提出“美日韓三角同盟”。
尹錫悅高度重視美日韓三邊合作,其當選韓國總統後最早通話的兩位領導人是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3年3月6日,尹錫悅政府宣布韓國財團籌措資金代付日本強徵勞工的賠償金問題,解決了韓日關係的一大障礙。隨後,尹錫悅3月16日至17日訪問日本。在尹錫悅政府就韓日勞工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後,拜登聲稱這“將是美國兩個親密盟友開啓合作與夥伴關係的突破性新篇章”。經過一系列準備,2023年8月18日,美日韓三國在美國戴維營舉行在多邊平台外的首次單獨峰會。
美日韓三國所達成的《戴維營精神》文件開篇首先提及中國的南海問題與台灣問題,然後才談及所謂朝鮮的威脅,表明從功能層面,美日韓三方合作儘管表面上主要針對“朝鮮威脅”,但針對中國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正在逐步演化為反華機制。早在2022年11月,美日韓領導人在柬埔寨簽署《關於印太美日韓三國夥伴關係的金邊聲明》,這是三國領導人首次簽署具有一攬子性質的聯合聲明,其中明確提到謀求所謂“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案”。當前,美日韓三方通過合作已公然頻繁地開始插手台灣、南海等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也對涉疆、涉港等所謂人權、價值觀問題指手畫腳。
(三)對中國與俄羅斯呈現疏遠態勢
尹錫悅政府儘管多次強調對華關係重要性,但中韓兩國關係明顯疏遠。其一,尹錫悅政策肆無忌憚地介入台灣問題與南海問題。2023年2月,韓國外長公然聲稱,“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事關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韓國反對中國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公然將台灣問題與朝鮮半島問題掛鈎。尹錫悅在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前不僅在台灣問題上說三道四,在《美韓聯合聲明》中又重申了所謂“維護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與“南海航行自由”〔4〕。2023年11月20日,尹錫悅在訪問英國前夕接受《每日電訊報》書面采訪時,又在南海、台海等涉及中國主權的問題上向中國挑釁,在韓英達成的相關成果中又強調,台海和平穩定事關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并重申對航行自由的堅定承諾〔5〕。
其二,韓國出台的重要文件也顯示出對華疏遠態勢。2022年12月28日,尹錫悅政府出台的《印太戰略報告》中提到中國的有兩處:分別位於地區議題的段落以及氣候變化與能源安全合作的段落,不像討論與其他國家關係時往往先談關係定位,在對華關係上沒有提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討論與美國、日本等合作的時候多次強調“價值觀”等方面的共通性,對華關係則主要討論經貿合作利益。2023年6月7日,尹錫悅政府正式出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對華政策上再次删除了“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表述,稱要在“相互尊重互惠基礎上發展對華關係”。以上表明,尹錫悅政府對華政策主要聚焦於經濟利益。同時,韓國“印太戰略”等一系列文件改變了朴槿惠政府以來外交上美中日俄的排名,次序上將中國排在日本後面。比如在《印太戰略報告》中,分地區談的時候先談美國、然後是日本,接著才是中國。談及中日韓合作的時候用的是“韓-日-中”〔6〕。
與此同時,尹錫悅政府在俄烏衝突上明確站在美西方一側,堅定支持烏克蘭,對俄關係明顯疏遠。2022年3月11日,尹錫悅以當選總統身份首次與拜登通話時,特意對美國政府領導全球合作以及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表示感謝。2023年7月15日,尹錫悅訪問烏克蘭。2023年4月到12月,尹錫悅政府對俄出口管制商品新增了741種,同年12月,又宣布自2024年初開始,將對俄出口管制商品增加到1159種〔7〕。
(四)對朝鮮保持高強度施壓
韓國尹錫悅政府對朝政策既有保守派一貫的施壓色彩,也與朝鮮戰略武器迅速發展與俄烏衝突爆發後韓國保守氛圍上升密切相關,尹錫悅政府認為衹有依靠強大實力才能够壓制朝鮮“挑釁”行為,無核化對話衹會讓朝鮮拖延更多時間發展核武器。
文在寅政府執政5年間,衹在執政第一年的2017年舉行了4次有美國戰略資產參與的聯合軍演〔8〕,其後的4年裡一次都未舉行。與之相反,截至2023年5月,尹錫悅政府執政一年內就已舉行了15次有美國戰略資產參與的聯合軍演。針對朝鮮的各軍種訓練次數也從文在寅時期的平均每年880餘次增加至1135次。2022年8月18日,韓國時任外交部長官朴振在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表示:“根據遏制、斷念、對話的總體均衡方法,將推進營造朝鮮不得不回歸無核化道路的環境”。〔9〕尹錫悅在2023年光復節之際表示:“應對朝鮮核武器和導彈威脅的韓美日安全合作非常重要”。〔10〕2024年3月4日至14日,韓美再次舉行“自由之盾”聯合軍演,規模與2023年持平〔11〕。預計,2024年韓美實戰演習達到48場,是去年的2倍,實戰演習包括“探測和打擊”朝鮮巡航導彈等場景。〔12〕
2022年10月14日,韓國政府以“譴責朝鮮假設使用戰術核武器,多次進行導彈挑釁”為依據,追加指定15名朝鮮個人和16個機構為單方面制裁對象。〔13〕這是韓國政府時隔5年再次對朝鮮采取單方面制裁措施。2023年2月10日,韓國宣布將4名朝鮮人和7家機構指定為制裁對象,指責這些機構曾參與黑客、盜取虛擬資產等非法網絡活動或進行相關程序開發及專門人才培養。〔14〕特別之處在於這是對朝鮮網絡領域的首次制裁。考慮到2010年韓國全面禁止與朝鮮交易的5·24措施之後,朝韓之間幾乎沒有任何貿易往來,因此,尹錫悅政府對朝單方面制裁象徵意義更大,凸顯出其對朝施壓的政策本質。
尹錫悅政府所使用的對朝施壓手段還反映在朝鮮極為反感的人權議題上。根據2016年韓國實施的《北韓人權法》,韓國外交部可設立朝鮮人權大使,但在文在寅政府時期的2017年9月,首任大使李政勛任期結束後,就沒有推出繼任人選。2022年7月19日,尹錫悅政府在國務會議上表決通過了任命高麗大學教授李新華為朝鮮人權國際合作大使的議案。總統室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對此表示:“在與國際社會的合作中,此舉將主導改善朝鮮人權的尹錫悅政府的意志很好地表現了出來。”〔15〕2022年10月20日,韓國駐聯合國大使黃俊國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有關會議上以“女性、和平和安全”為主題公開提出了“脫北女性”的人權問題,這是韓國政府首次在聯合國公開討論此議題。〔16〕2023年3月23日韓國政府時隔5年再次向第52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了朝鮮人權決議案〔17〕。2023年3月30日,韓國政府首次公開了《2023年朝鮮人權報告書》〔18〕,篇幅達445頁,介紹了2017年至2022年間與3400多名脫北者面談中的1600多個事例,內容涉及所謂“朝鮮公開處決、活體實驗、強制墮胎及殺害嬰兒等人權蹂躪情況”〔19〕。
二、尹錫悅政府外交戰略轉型原因及展望
(一)外交戰略轉型的原因
尹錫悅政府外交戰略轉型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其一,實用主義考慮,服務於“全球樞紐國家”目標的實現。“全球樞紐國家”定位超越了傳統上韓國作為中等強國的定位,是新時期韓國外交戰略的目標,尹錫悅政府認為要實現這一新的定位主要依靠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合作。尹錫悅政府這種判斷既與其執政團隊的傾向有關,也與其對中美競爭前景的戰略誤判和拜登政府的誘拉密切相關。尹錫悅政府上台後傾向於認同美國唱衰中國的觀點,大談“和中國合作實現韓國經濟繁榮的時代已經過去”,主張要強化與美西方經濟合作。
其二,美國的拉攏。拜登政府加大了對尹錫悅政府的誘拉力度,2022年5月,拜登訪韓創下了韓國總統就職後韓美首腦會晤最快紀錄,也是極為罕見的在韓國新總統就任後先行訪韓。尹錫悅對美國的國事訪問是拜登政府接待的第二場國事訪問,尹錫悅在美國國會演講也是時隔12年韓國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講,其在哈佛大學的演講和對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訪問則是韓國首位總統獲此待遇。究其原因,拜登政府妄圖通過在中國周邊加大軍事存在、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布局上搞“小院高墻”與脫鈎斷鏈等行為惡化中國安全和發展環境,考慮到韓國地緣位置與在芯片等高科技領域的優勢,美國在構建盟伴體系對中國戰略打壓中尤為重視韓國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