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無論是財力還是軍力,都已捉襟見肘,繼續開辟反恐新戰場已是有心無力。 |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評論員 田文林)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去年聖誕節發生的美國未遂炸機案,因作案手法與當年“911”類似,且嫌犯與也門“基地”組織有牽連,因而極大觸動了美國人最為敏感的神經和歷史記憶。一時間,美國朝野風聲鶴唳,反恐再度躍升至美國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其在也門反恐調門也日趨提高。美國政府將總部設在也門的“阿拉伯半島基地”列入“外國恐怖組織”名單,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公開宣稱要對也門恐怖分子實施直接軍事打擊,也門正在成為美國反恐的新戰場。
也門窮山惡水,自然資源匱乏,加上國內教派衝突與分離運動此起彼伏,因成為恐怖活動的理想子聖地。近幾年來,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加大反恐力度,又使“基地”組織向也門轉移並重新集結,並與“基地”沙特分支融合,形成“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由於也門毗鄰波斯灣和印度洋,因此反恐專家擔心,如果“基地”組織在也門站穩腳跟,進而與來自索馬里的海盜勾結,可能將勢力延伸至蘇伊士運河,或在沙特和其他海灣國家發動襲擊。因此,美國在也門加大反恐力度,不是新鮮事。
值得注意的倒是,美國擴大也門反恐行動背後,是否埋藏著更多的東西?美國外交慣於將危機變為轉機,摟草打兔子,借堂而皇之的對外行動,謀求霸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冷戰結束後,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一直企圖深度介入中東事務,但一直苦無機會。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2001年的911事件,使美國得以分別借匡扶正義和打擊恐怖的旗號,發動多場戰爭,使其首次深入到伊斯蘭世界的心臟地帶。這次也門反恐會不會故伎重演,借反恐搶灘西印度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