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手”既指不做美蘇冷戰式的意識形態陣營對手,也不做文明衝突式或新老霸主式的替代對手。儘管奧巴馬當局一再申明“無意遏制中國”,也不斷聲稱樂見中國在國際社會發揮更大作用,但美中在諸多領域的競爭、博弈卻是無法否認、更難改變的事實。這種競爭和博弈,在“低政治領域”是經貿問題、能源問題、氣候變化問題;在“高政治領域”是台灣問題、西藏問題、人權問題、與所謂“問題國家”關係問題,乃至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文化文明等核心領域。中美有競爭和博弈不可怕,但如何確保這種競爭和博弈不滑落到對手抗衡甚至衝突,則需要兩國加以小心管控。
“非零和”則意指兩國博弈中並非此消彼長,無論是競爭還是合作中均有雙贏甚至多贏渠道可循,這一點美方高層的認識也越來越清醒。就在胡錦濤訪美前夕的1月14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美國首屆霍爾布魯克學會上就21世紀美中關係發表演講時表示,19世紀的“零和”博弈理論絕對不適用於今天的美中關係。
回顧過去十年,展望未來十到二十年,我們會越來越堅信中國傳統智慧在定位複雜中美關係方面的強大闡釋力、表現力:相克相生、不離不棄,正是今天美中兩個大國深層關係的真實寫照,非盟友間的“和合”關係,則是當前和今後兩國關係戰略框架與整體內涵的最恰當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