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利比亞即使實現改朝換代,這些戰爭的始作俑者也未必能撈取太多好處,正如當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未能按預期瓜分伊拉克石油蛋糕一樣。原因很簡單,現在畢竟不再是“誰打下來就歸誰”的殖民時代,不可能隨意進行強制貿易和直接控制。這種時代特性,決定了英法等國難以赤裸裸地進行直接掠奪,其未來很可能面臨為人作嫁的尷尬命運。
據報道,北約內部普遍用“災難性成功”形容利比亞戰爭的“勝利”。對一心計算成本收益的歐洲諸國來說,太晚來臨的勝利已經味同雞肋,實際意義不大。因此仔細盤點,英法等國更像是輸家,而不像這場戰爭的真正勝利者。
如果說這場戰爭有什麼教益,那就是戰爭教育了各國人民,使人們深切地感知到,和平與發展兩個任務一個也沒有實現,霸權主義是阻礙世界和平的最大障礙。在這個“靠墻墻倒,靠人人倒”的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唯有自助,加強國防軍備,才可能真正保障本國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