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中美對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和結果,意義已經超出了事件本身。多年來,人權分歧一直是困擾中美關係的一個大問題。每次中美高層會晤或對話,美方都會就此問題向中方施壓。雖然現在也仍然如是,但從這次“陳光誠事件”的處理來看,美國對此問題的關注姿態已經謹慎和低調得多,可以說已主要是姿態性的。
陳光誠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三緘其口。雖然奧巴馬總統和希拉里國務卿在4月30日都談到了中國的人權問題,但輿論注意到,陳光誠的名字沒有一次出現在他們的發言中。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在新聞發佈會上甚至被記者問及了8次,但每次紐蘭都以“無可奉告”作答,以至被法新社稱為“美國政府築起了一道保密牆”。美國之所以回避這事件,就是想低調處理此事,最好是實現軟著陸,不給即將開始的中美對話添堵。
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4月29日凌晨突然訪華。雖然訪華的議題沒向外公佈,但輿論普遍認為,坎貝爾此行的目的是與中方談陳光誠的問題,意在取得中方的諒解。現在看來,這樣的猜測也大致不差。而從最終的處理結果來看,一個被美國輿論樹為“人權衛士”的符號性人物,美國使館讓其“自行”離去,表明美方非常在意中方的感受,不想破壞中美對話的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