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班峰會不會是“拯救地球的最後機會”,“清談”和“口水”也在所難免,但只要各方面秉持誠意持續努力,破解全球氣候環境治理上的“公地悲劇”依然大有希望! |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評論員 張智新)11月28日,為期兩周的南非“德班氣候峰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正式開幕。這次峰會由於面臨《京都議定書》即將到期而後續締約前途難料,被部分媒體冠以“拯救人類的最後機會”;也有人鑒於以往幾次氣候峰會,尤其是哥本哈根和坎昆兩次峰會,要麼成為各國相互指責的“口水戰”,要麼成為無關痛癢的“清談館”,在峰會開始之前就悲觀斷言該次峰會又將是各國的“聊天”聚會。
德班峰會是否真的是“拯救地球的最後機會”,是否一定如媒體和學界普遍預測的那麼再度無果而終,是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
1968年,英國經濟學家哈丁提出了學界廣為流傳的“公地悲劇”理論:當草地向牧民完全開放時,每一個牧民都想多養一頭牛,結果草地將被過度放牧,從而不能滿足牛的需要,導致所有牧民的牛都餓死。哈丁據此得出結論:“在共享公有物的社會中,每個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這就是悲劇的所在。每個人都被鎖定在一個迫使他在有限範圍內無節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毀滅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各國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無法達成廣泛深刻的共識和有約束力的合作,正是全球環境治理上的典型“公地悲劇”。
當然,不僅僅是氣候變化問題,毒品泛濫、流行疫病、核武擴散等全球公共問題都面臨著古典經濟學家無法解決的難題:個人乃至國家的自發逐利行為,都並不能直接帶來公共福利的增加,相反會出現普遍的“公地悲劇”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