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2016年5月27日,日本志摩,七國集團(G7)峰會在當地舉行。 |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評論員 張迎春)在日本舉行的七國集團(G7)伊勢志摩峰會上月27日閉幕。在世界經濟形勢愈發低迷的當下,經濟議題立身的G7峰會卻跑偏了題,將關切點投射到了南海問題上面,大大降低了這次峰會的意義。是以中國官方媒體認為,與世界對把發展問題擺在議程突出位置的G20杭州峰會的期待相比,G7峰會更像是日本的“政治秀場”。只是這場“秀”最終能帶來什麼,相信人們心知肚明。
G7首腦峰會今年輪到日本主辦,這是繼2008年北海道洞爺湖峰會之後,日本時隔8年後再度坐莊,也是日本第六次擔任G7峰會主席國。相比往年,今年G7首腦峰會面臨的挑戰更加艱巨,峰會議程本應聚焦於全球經濟復甦、恐怖主義、難民安置、英國“脫歐”等等議題,但是東道主安倍的興趣點不在於此。
作為日本少有的能發得出聲的重要的多邊平台,G7峰會是其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尤其是本屆峰會由七國集團中唯一的亞洲國家主辦,安倍竭盡全力把議題拉扯到這一地區。為了使峰會宣言涉及南海話題,安倍其實蓄謀已久。有報道稱,4月份召開的G7外長會議,作為首腦峰會的鋪墊,在聯合聲明中已就東海、南海等問題表示“嚴重關切”,並提及航行自由。
儘管經濟治理向來是G7首腦峰會最重要的議題,本屆峰會閉幕之時頒布的《七國集團伊勢志摩首腦宣言》洋洋32頁,卻被外界認為大而無當。據報道,G7峰會達成了一定共識,宣言雖然寫入了安倍提出的包括動用政府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實施結構改革在內的“G7版三箭”,但日方倡導的財政刺激、貨幣寬鬆、匯市干預等舉措,還是因德英美三國的反對而未被認可。G7在具體的經濟政策上的明顯分歧未免令人質疑,G7在內部都難以協調一致,形成不了統一的行動方針,又何以領導全球經濟走出低谷?
G7峰會原本是西方主要工業發達國家會商經濟政策和財政議題的論壇,峰會模式始於40年前,當時G7的經濟總量占全球總量70%以上,可謂舉足輕重。由於成員國經濟增長萎靡不振,到了去年,這一比重已降至50%以下,“富國俱樂部”大不如前,主導世界經濟秩序也已心餘力絀。因此,G7峰會被批形式大於內容,難怪輿論開始質疑,這個峰會已經失去了意義,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有德媒說得更加明確,G7成員中有一大半都在依賴借債度日,世界又怎麼能指望它們會開出有實際意義的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