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自中央電視台揭露本港有“黑店”宰客的新聞後,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及旅遊業界正在想方設法減低影響,挽回本港旅遊業的聲譽。
其中,“入境團旅行社協會”昨日開會後決定,即日起向“零團費”或“低團費”的內地旅行社加收三百元,以“幫補”團費,藉以減低對購物回佣的依賴。
有關業界這一決定,目的性和作用似乎並不明確。當然,“黑店”宰客、貨不對辦,與“零團費”的存在大有關係,但參團的內地旅客行前都知道是要以購物來換取“零團費”的,旅行社並沒有隱瞞,而他們也確有購物的打算。光從這一點講,“零團費”雖然不是“正路”的經營手法,但本身並不存在欺騙性,是“你情我願”、各得其所的。
但是,問題出在一些“零團費”團,團員被帶往購物的不是信譽可靠的商店,而是一些以“宰客”為目的的“黑店”。因為這些“黑店”通常願意付出高達三成的回佣,旅行社的利潤及導遊的工資全都在這裡面了,如此導遊當然“落足嘴頭”,半哄半嚇的強迫團員購物,而其結果,就是旅客成了“羊牯”。
社論認為,因此,要解決當前“黑店”的問題,能夠從根本上取締“零團費”,當然是釜底抽薪之策,沒有了“零團費”,也就沒有了強迫購物。
社論質疑,但是,取締“零團費”的目標是否可以在短期內達到?其實大有疑問。目前,來港購物仍是內地旅客來港的主要目的,“零團費”仍會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和吸引力。相關旅行社協會昨日提出的對策,加收三百元團費,只能“治標不治本”,“零團費”購物團不會因此絕跡。
相
關旅行社只要一天收不夠“成本”,主要收入仍要依賴店舖回佣,旅客就仍會被帶往指定的商店購物,到頭來,很可能會出現旅客既要多交團費、但同樣逃不掉被“宰”的命運。
社論指出,因此,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根絕“零團費”是長遠對策,當前急務是要嚴厲打擊“黑店”的不法經營手法,如18K金染白冒充鉑金、“鑽石”頸鏈鑲玻璃等,明顯就是欺騙行為,與“零團費”不“零團費沒有多大關係。
就此,本港消費者委員會、警方及海關昨日宣布設立一項專門打擊“黑店”不法經營的通報機制,就是比較及時和有效的。如日前有哈爾濱旅客聲稱在“皇室鐘表珠寶”以十二萬購買一對手表懷疑受騙,經消委會轉介、海關調查後,證實手表並非冒牌,但卻是“二手貨”,消委會將會繼續協助該名旅客討回公道。
正在北京接受任命狀的特首曾蔭權,在京被傳媒問及“假表”的問題,面子上當然不好過,但特首仍對中央台的報道表示感謝。香港旅遊業“購物天堂”、“正貨之都”的美譽得來不易,政府和業界必須攜手掃除害群之馬,保住這塊金漆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