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和平發展框架的構建,須靠共同努力打造。 |
中評社╱題:兩岸和平發展框架的建構 作者:包宗和(台灣),台灣大學副校長、教授
兩岸衝突的因素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北京與台北的共同努力目標,但既強調和平,就表示雙方之間仍存在著一些非和平的因素,可能阻礙或破壞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兩岸間的根本問題基本上是歷史所留下來的,如一個中國與台灣獨立。當兩岸事實上存在著兩個政治實體時,一個中國就不免予人零和的感覺。當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台灣部分人士追求台灣獨立時,就演變成分與合兩個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場,而這兩種主張均有其歷史背景。
近年來台灣民眾認同自己為台灣人的比率不斷上升,認同自己為中國人的比率則呈現下降趨勢,此顯示台灣人民的主體意識在抬頭,此雖不代表其在政治上傾向台獨,但卻隱含所謂中國人與台灣人間之民族主義式情緒對抗的隱憂。當大陸擔心台灣會漸行漸遠,台灣又擔心遭大陸吞併時,雙方互信將很難建立。台灣希望能有更大的國際空間,但在一個中國及互信不足的情況下,北京方面不願多做讓步,這又引發台灣人民不滿的情緒,兩岸因而落入情緒對立的僵局之中。
如今我們思考兩岸和平發展框架,除了改善與推動兩岸關係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思索如何透過多面向的互動逐步解開上述的結,並以漸進方式,為兩岸政治問題尋找雙方可以接受的解,為兩岸和平締造可長可久的保障。
兩岸和平發展的具體作為
2005年4月中國國民黨連戰主席訪問大陸,並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共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其中即包括“促進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故連胡會提出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具體作為,即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及簽署和平協議。由於兩岸互信能否建立關係未來和平發展的成效,故本文在談及互信機制之建構將不僅止於軍事方面,還包括政治、外交、經濟、非傳統安全、文教與政治領導人互信等諸多面向。其中經濟、非傳統安全及文教是屬兩岸較有共識的部分。
結束敵對狀態
兩岸對結束敵對狀態有不同看法,大陸方面認為當前兩岸分治是當年國共內戰所遺留下來的問題,敵對狀態之結束仍有待雙方共同努力為之。台灣方面則認為1991年李登輝總統宣告結束動員戡亂時期,即可認定為兩岸敵對狀態之終結。如果北京與台北對此無法形成共識,或許可以從其他幾個面向來思考。一是雙方接受“九二共識”,並以此為結束敵對狀態的一種表示;一是雙方藉簽署各項協議(如海基、海協已簽署之16項協議),來結束雙方之敵對狀態。如果此兩種作法仍無法為彼此所接受,則只有簽訂結束敵對狀態協議了。協議可涵括如下內容:1.外交休兵,相互協助,在國際上併存;2.軍事上互不以對方為假想敵;3.正式宣告“國共內戰結束”。而簽署時機自然是當國民黨為台灣執政黨時較為適當與可行。
建立互信機制
台海兩岸從冷戰時期的僵持賽局走入後冷戰時期之囚徒困境賽局,關鍵轉折在於雙方逐漸體認相互合作的好處大於相互對抗,剩下的問題即在於如何強化彼此互信,使相互合作的局面不至於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