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5日電/台灣退休外交官陸以正5日在中國時報表文章說,紐約遭氣象學所謂“颶風”襲擊,台灣同聲驚駭,深表同情。但不論國內外,很少人知道:西半球對這類短時間能造成對人畜和財產重大損失的暴風雨,也有一套整體追蹤和管制的機制。只因發生的頻率很低,像這次美東遭颶風襲擊,非但外國人為之驚詫,連美國人自己都認為是百年未見的天災,其餘各國就更不用提了。
文章說,在亞洲,各國氣象當局因為幾乎每年都有“颱風”,次數頻繁,有時一年會發生許多次,早就建立起追蹤制度;對每次颱風均有命名,以資識別。其實美國也有類似制度;美國“國家氣象局”,在離加勒比海最近的佛羅裡達州,建造了一棟能抵抗“第五級颶風”襲擊而屹立不搖的研究中心,稱為“國立颶風中心”直屬國家氣象局管轄。
為何選在佛羅裡達呢?因為那兒鄰近大西洋和太平洋,遭暴風雨襲擊的機會也最大。該局把颶風分成五級,最高的第五級風速每小時超過一百五十五英哩,沒有任何建築能夠抵擋。
正如東南亞各國給每次颱風都取個名字,美國氣象局對每次從大西洋颳來的颶風,也都給它取個名字,以資識別。台灣時間十月三十日襲擊紐約地區的那次颶風,名叫珊迪(Sandy),一度造成大紐約地區八百萬人停電,連累紐約股票市場休市兩天,損失以百億美元計。台灣各報都以頭版頭條處理,也是雙方關係密切的佐證。
文章說,依照美國氣象局電腦中心的資料,這次的珊迪颶風,雖然威力巨大,尚不及二○○五年的“卡崔娜颶風”。只因為受創最重的是紐約與紐澤西兩州,紐約又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不像“卡崔娜”來時受創最重的是路易斯安娜州的紐奧良。雖然紐奧良當時也死了一千八百餘人,財產損失慘重,總不如這次紐約風災,引人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