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包括華為、中興在內的中國企業一直按照市場經濟原則開展國際化經營,其在美投資也體現了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性質。在WTO規則框架下,美方迫切需要改變的是尊重事實,摒棄偏見,多做有利於中美經貿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10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表調查報告,以國家安全為由,建議阻止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在美開展投資貿易活動。荒誕不經的是,美國會有關委員會的這份調查報告完全建立在主觀猜忌和不實依據基礎上。其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進行的無端指控,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排斥中國企業在美開展正常經營和參與正當競爭。
作祟的“酸葡萄心理”
據經濟日報報道,美國國會對華為、中興的調查始於去年初。美眾院情報委主席羅傑斯一上任就開始推動這項針對擁有在美業務的中國企業“危害國家安全”的調查。
事實上,兩家中國企業一直積極配合美國方面的調查。華為甚至提供了過去10年的董事會成員名單、曆年銷售數據、財務情況,包括邀請美國方面的人員訪問其深圳總部,希望可以讓美方瞭解真實的華為。但是,華為和中興的積極配合調查和努力溝通,並未最終改變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戴著“有色眼鏡”的既有立場和態度。
華為有關人士表示,“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表調查報告,其本質是阻撓中國公司進入美國ICT(信息及通訊技術)市場,阻礙競爭。”中興通訊則指出,今天,幾乎所有的西方電信設備供應商包括美國供應商在內,都在中國進行生產。
近年來,我國汽車、船舶、鐵路機車等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成為新的出口增長主體。而我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高端設備製造商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在通信領域,華為已經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全球前50大電信服務提供商有45家使用華為產品。
在明眼人看來,美方無端指控的背後顯現更多的是一種“酸葡萄心理”。多年來,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始終不願正視中國經濟日益強大的事實,不願正視推動中國經濟實現快速趕超的中國企業的集體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