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近日,財政部公布中央財政預算,所提供的系列表格和說明信息量豐富,從中我們看到中央的預算資金走向,可以看到預算資金的來源。這些資料和往年一樣,反映中央本級的支出情況,也反映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情況。就以中央一般公共預算來說,中央本級支出占比一如既往的低, 本級支出35395億元,佔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1294億元)的32%,即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的相當部分給了地方。這是1994年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結果,反映了中央和地方財力支出的基本格局,也反映了財力中央集中的現實。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文章分析,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靈活多樣,各類支出並不是沿用過去常見的基數加增長的安排方法,而是有增有減。一次性支出因素消除,支出規模就可能縮減或增幅縮小;新的一次性支出因素出現,支出規模就可能相應擴大。而且,各類支出安排中有多項動用了結餘,這體現了盤活資金存量,提高財政資金效率的要求。
2019年中央財政一般公共預算中變化最大的是轉移支付。2019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75399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67763.1億元,占90%;專項轉移支付7635.9億元,占10%。一般性轉移支付占90%!過去年份一般占60%左右。2018年中央預算顯示,一般性轉移支付占63%,專項轉移支付占37%。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口徑!2019年中央財政預算專門對此作了說明。為了便於比較,2018年執行數根據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變化作了調整。
2018年中央財政預算顯示,2018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62207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38994.5億元,專項轉移支付23212.5億元。根據2019年預算報告,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具體執行情況是:稅收返還7987.86億元,完成預算的98.2%。一般性轉移支付38759.04億元,完成預算的99.4%,占轉移支付總額的比重提高至62.8%。專項轉移支付22927.09億元,完成預算的98.8%。
2019年一般性轉移支付中的“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是新生事物。2019年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預算數為31845.69億元,比2018年執行數增加2099.88億元,增長7.1%。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結轉資金640.3億元,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為32485.99億元。專項轉移支付中的相當部分通過“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科目調整到一般性轉移支付,這是一般性轉移支付數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
文章稱,一種流行的觀點是一般性轉移支付比專項轉移支付好,因此轉移支付結構的優化就是要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占比。2019年的中央財政預算顯示,一般性轉移支付占轉移支付的90%,符合所謂優化目標的要求。指標的變化並不能說明問題,這本身就是共同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一部分。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國辦發〔2018〕6號),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下設立共同財政事權分類分檔轉移支付,原則上將改革前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安排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共同財政事權事項,統一納入共同財政事權分類分檔轉移支付,完整反映和切實履行中央承擔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共同財政事權的支出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中的每一項都是針對具體事務,例如,2019年與教育相關的有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學生資助補助經費、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改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補助資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專項資金、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特殊教育補助資金、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預算數等,而且每一項2018年都有相應的支出。其他支出項目多數也是如此。因此,“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實際上不太新,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大幅度擴大主要是統計口徑調整的結果。
這也引發我們對專項轉移支付的思考。專項轉移支付真得不如一般性轉移支付?從中央政策目標的實現來看,專項轉移支付政策針對性更強,更有利於中央政策目標的實現;從地方來看,真正意義上的一般性轉移支付應該是沒有限定用途的,可以更好地調動地方的積極性,更好地讓地方因地制宜合理優化支出結構。當下,一般性轉移支付中相對而言更突出沒有限定用途的支出是均衡性轉移支付。2019年的中央對地方的均衡性轉移支付15632.00億元,同時公布的同口徑2018年預算執行數是14095億元。根據2018年的中央財政預算,當年的均衡性轉移支付是24438.57億元,這一數據包含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2019年,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等已成為與均衡性轉移支付並列的科目。這是了解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數據需要注意的問題。
文章指出,均衡性轉移支付規模的確定考慮了地方各類公共服務支出的需要,各類需要通過系數的方式在標準支出中得到體現,因此與具體的轉移支付項目相比,均衡性轉移支付是一個較為綜合的中央幫助地方改善財力的指標。統計口徑不是不能變,但變化之後數據之間找規律可能就變得更加困難。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盡可能給出可比數據,2019年中央財政預算做到了這一點。為了讓數據更具可比性,數據的構成和形成機制也應更多地披露出來,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幫助政府改進效率。總之,轉移支付如何合理分類,應重點考慮它是否有助於預算績效的評價,是否有助於政策執行監督效率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