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加持,推動鹽碱地破“碱”重生。去年,滄州旱碱麥畝產達245.4公斤,秋播旱碱麥154.7萬畝、同比增長54%。當地已培育“黃驊旱碱麥”“碱地梨”等特色品牌,全產業鏈產值達135億元。
今年一季度,滄州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34.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9%……滄州沿海經濟強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逐綠前行,展現新氣質
走進中國石化滄州煉化公司,映入眼簾的是數十個10米多高的油料儲藏罐,每個罐頂有兩到三個紅色閥門。
“別小看這些小閥門,可起到大作用哩。”工作人員王春盛說,罐裡的液面會產生揮發性有機物,這種高效呼吸閥不僅能減少物料損失,更能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公司年減排量可達50噸。
近年來,滄州抓住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等強化環境治理,厚植發展底色,煉油、鑄造等曾經的“污染大戶”正逐步“輕裝簡行”。
綠色發展要做減法,也要做加法。
滄州持續開展運河環境治理,308公里堤頂路全線貫通、配套了慢行步道,沿線建成生態公園20多個,河清景美的綠色長廊已初步呈現。
生態環境的改善,讓古老運河煥發新生。滄州全域統籌大運河文化帶、生態景觀帶、文化旅遊帶建設,逐步再現運河繁華盛景。
入夜時分,大運河畔燈光搖曳。或漫步老街,或泛舟河中,市民盡情享受古今交融、河城共生的美景。“在這裡可品美食、看演出、感受歷史變遷,生活在滄州幸福滿滿。”60多歲的市民周希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