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民間信仰:頤和園中的文昌帝君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1 00:10:14  


頤和園文昌閣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北京日報文章說,頤和園昆明湖東堤北端的文昌閣,為一座城關式的建築。“文昌”就是文昌帝君,是道教眾仙人的一員,為道教神明,在道教中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舉。文昌閣是目前頤和園園內六座城關中最大的一座,始建於乾隆十九年(1754),城基上原為三層樓閣,光緒十七年(1891)改建二層。 

  實際上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文曲星就是主管文運的星宿,代表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及藝術的人。中國民間普遍認為,文昌帝君的原型是張亞子,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李白、範仲淹、包拯也是文昌帝君。 

  現文昌閣閣內一層北側有須彌座,上坐文昌帝君銅像(坐北朝南)。文昌帝君頭戴文昌冠,身穿蟒袍,腰束玉帶,體態雄偉。在文昌帝君兩側各肅立一童子像(東側為天聾、西側為地啞),西側為文昌帝君的乘騎銅特。民間俗稱為“能知者不能言(地啞),能言者不能知(天聾)”。銅特為文昌帝君的坐騎,長著驢面、騾身、馬耳、牛蹄,俗稱銅騾子。天聾、地啞、銅特是文昌帝君的三個幫手。在皇家園林的原始設計中,萬壽山西麓的宿雲檐城關供奉關聖帝君,東面的文昌閣供奉文昌帝君,取文武輔政的寓意。 

  中國自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國以來,藩鎮割據現象十分嚴重,武將擁兵自重,往往自立。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在此情況下嶄露頭角,他在後周擔任統領禁軍的殿前都點檢,力量發展壯大起來,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宋代周。趙匡胤本人對藩鎮割據和軍將掌握軍事大權對皇權造成的威脅有深刻的感受,藩鎮割據使得戰亂不斷,社會經濟、文化等遭到嚴重破壞,他認識到要想使社會重獲安寧,就必須消滅藩鎮割據,將軍將的兵權收回中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