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乏管理和維護,府學文廟一度破損嚴重。2005年,濟南市正式啟動府學文廟的修復工程,對其進行整體修復。其間,共修葺或恢復包括大成殿在內的大小古建數十間,部分恢復了歷史上府學文廟中軸線上建築群。
在修繕保護工程中,專業人員對於現存建築,按照文物保護的辦法進行修葺;需恢復歷史上存在的古建時,依托歷史資料以及考古發掘,並按照傳統建築的構建辦法施工。但有時候,專業技術人員也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拿出更科學的保護方案。如在維修大成殿時,由於多年來大成殿外的地面升高,一旦降雨,大成殿內地面將被淹沒,不利於文物的保護。針對這種情況,專業技術人員將原建築編號拆解,整體抬高1.55米後,按照原樣重新構建起來,這就解決了雨水浸泡的問題。
在恢復古建環節,專業人員搜羅大量與文廟有關的圖文資料,對這片古建的歷史面貌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通過圖片和發掘,確定了揀門、東西廊廡、東西禦碑亭以及鐘英坊、毓秀坊等歷史古建的原貌。進一步探究發現,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尊經閣就已經只剩下遺址,埋藏在現在明湖路的路面下,而明倫堂還在。為此,技術人員赴山西等地,參照當地孔廟內的尊經閣樣式,恢復了目前這座古香古色的古建築。
據介紹,大成殿內的天頂彩繪,也是按照官式彩繪來繪制的,使用旋之金線點金技法,這種彩繪技法儘管與故宮彩繪相比尚低兩個檔次,但“點金”本身已屬較高規格。
據府學文廟管理處副主任呂志勇介紹,府學文廟不僅建築美觀、歷史深厚,與其有關的三件寶貝更讓人驚嘆不已。
第一件“寶”就是目前存放於趵突泉公園內的“龍石”(又叫“龜石”)。據悉,此石是六七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太湖石,曾經為元代政治家、文學家張養浩所收藏,後來在府學文廟中被發現。上世紀五十年代趵突泉公園建成開放時,此石被移到公園內存放、展示,因其有秀、瘦、透、漏、皺特點,堪稱濟南“第一名石”。
第二件“寶”是一扇屏門。1952年,根據大明湖公園建設的需要,有關部門將位於府學文廟古建群當中的屏門,移至大明湖公園南門安置,成為一個具有地標特色的大門。2005年府學文廟修復過程中,專業人員借助考古發掘發現,原屏門的柱礎未被移走,便依照柱礎的布局、形式,參考現大明湖南門牌坊,設計重建了現在的屏門。本次府學文廟重新開放後,遊客就可以親眼目睹這座傳承了數百年風韵的屏門。
與文廟有關的第三件“寶貝”則是“三山不出”中的“鐵牛山”。古代濟南民間一直有“三山不顯出高官,四門不對出王(皇)位”的說法。其中,“三山”分別是指已消失多年的歷山、灰山和鐵牛山。2005年,“鐵牛山”在萬眾矚目中出土。目前,這頭長1.5米,寬約0.6米,高約半米的“鐵牛”就“俯臥”在府學文廟院內偏東南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