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大陸,美術館被質疑不夠純粹,藝術家在美術館辦展,往往成為他們日後身價增長的砝碼,在台灣呢?
黃才郎:這一點在台灣特別不一樣。台灣的美術館在某種程度上都有潔癖,完全不參與藝術市場炒作。因為掌握公共資源,台灣美術館不可能隨便向某個流派或某個藝術家隨便傾斜。台灣美術館有一套公正的評價體系,依靠它來不斷發掘藝壇新人。最近台灣美術館啟動了一個“青年購藏計劃”,面向所有45歲以下的年輕藝術家公開征集作品,公平地遴選有潛力的台灣藝術家。基本上,每年藝術館可以利用經費,發掘和收藏五六十幅年輕台灣藝術家的作品,保證了美術館對本土藝術發展的造血功能。
台北美術館和高雄美術館每年都設有“台北美術獎”和“高雄美術獎”,完全打亂了界別評獎,不分藝術流派、類別去爭奪這兩個獎項。這兩個獎項扶持了許多以前默默無聞的藝術家脫穎而出。
談公共藝術:公有建築的1%要設置藝術品
記者:大陸的美術館有時候被譽為藝術的“孤島”,因為城市的其他區域難以見到藝術的裝點。
黃才郎:台灣有這樣一個法規:公有建築面積的1%要設置藝術品。像台灣捷運(地鐵)這樣重大建設的案子,公共藝術面積的額度還要高於1%。民眾不一定走進美術館,但公共藝術就不同,它在城市中無孔不入。也許我們會對這些城市公共藝術習以為常,但哪一天,這些公共藝術被拆掉了,人們就會覺得不適應,覺得生活里缺少了什麼,這就是公共藝術的魅力,它潛移默化地提升人的文化品位。
台灣的公共藝術很成功。台中的綠園道與戶外雕塑物結合,成了一個雕塑走廊;在高雄,地鐵本身就是按照“移動博物館”概念設計,比如在“獅甲”站,藝術家通過鑲嵌陶瓷、影像等各種形式設計,用舞獅的圖像裝扮地鐵站。
台灣還有一個特點,3個公立美術館都有公共服務設施。台北美術館有資源教室,台灣美術館有兒童遊戲室,高雄美術館有兒童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