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成說,當《清明上河圖》真跡來到香港藝術館展出時,藝術館要為它製造玻璃專櫃。《清明上河圖》原作畫面長5.28米,加上頭尾的裝裱,專櫃要長得多。為此,香港藝術館專門從英國定制了兩塊玻璃,每塊長6米,於是專櫃長12米,兩塊玻璃在中間並合。
專櫃造好,《清明上河圖》放進去。為保護畫面,藝術館的照明強度有嚴格安排,盡量減少強光照射。在籌備展出時,燈光較暗,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
曾德成說,到正式開放時,燈光調到較亮,司徒元傑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專櫃正中間兩塊玻璃的接合縫,在《清明上河圖》畫面上留下一條陰影線,線條正好落在這幅名畫的正中央,而這中心點正好就是《清明上河圖》的重心所在——虹橋橋頂。
曾德成表示,《清明上河圖》繪畫的汴京繁華景象,最動人心弦的就是虹橋周圍情景,無論橋上橋下、河里岸上,都花費了畫家最多心思。這個畫面正好在長卷的中心,看來並非巧合,而是張擇端對這幅有幾百個人物、無數場景的長卷精心的安排。
曾德成認為,這似乎可以作為“密碼”,推斷出長卷並沒有被裁截過,除非裁截者刻意把虹橋這個高潮場景保留在原來正中央的位置。
世博版《清明上河圖》將於11月9日至29日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展出,為期三周的展覽共提供了96.8萬張門票。其中,先後兩次在港公開發售的76.8萬張門票均短時間內即告售罄。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最著名的傳世名畫之一,屬國寶級文物。張擇端以長卷的形式,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八百多個人物、船只、房屋樓宇、車、轎、樹木等無不栩栩如生,其間穿插各種活動、情節,生動地記錄了北宋時期汴梁城的日常社會生活與習俗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