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30日電/《新民晚報》報道,據京華時報報道,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11月25日舉行奠基儀式,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的曹雪芹公園改造項目啟動。
如果結合特定背景——多地捲入曹雪芹故里爭奪戰,似乎可以認為,如此大手筆也是奪取曹雪芹故里的籌碼。據介紹,曹雪芹公園“建成後將成為展示紅學文化的平台、休閑娛樂旅遊地、影視拍攝基地”,但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已建成的影視城80%虧損,15%收支持平,僅有5%能夠賺取微利。由此可見,曹雪芹公園本身獲得成功的幾率恐怕不高。那麼,當地又何以拋出如此大手筆呢?
建曹雪芹公園的背後,是更龐大的利益之爭。當前,為了製造轟動效應,有的地方政府不顧事實,介入甚至操縱學術研究,把故里之爭當成吸納投資和發展旅遊產業的突破口。在這種“營銷”模式下,也就產生了一些地方自我營造的“標誌性”景觀;任何有炒作價值的古人都成了算計目標,歷史和文化已經脫離了保護和傳承的意義,而陷入了利益思維主導文化遺產的泥淖之中。這種對文化經典的畸形“消費”方式,是何等短視、淺薄,也必然與公共利益背道而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