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光明日報》報道,目前,全球除中國外有109個國家共3000多所高校開設了漢語課程;世界其他國家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4000萬,有些國家以50%甚至翻番的速度增長;國家漢辦先後為4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訓了兩萬餘名漢語教師,並向世界150多個國家派出漢語教師和志願者近4000人;美國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投入巨資開展所謂的“關鍵語言(Critical Languages)的教學,漢語就是六種關鍵語言之一……所有這些都說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綜合國力在大幅提升的同時,國家文化軟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吸引了更多的世界眼光,看好中國的未來。對此,有人高呼“漢語的世紀到來了”,“國際漢語教學的春天到來了”。誠然,國際漢語教學這一事業的發展在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漢語熱”在帶給我們驚喜、自豪和振奮的同時,也需要我們更加清醒地面對和思考。
一是學科建設面臨巨大挑戰。“漢語熱”如果沒有堅實的學科建設作基礎,所謂的“熱”只不過是暫時的“虛火過旺”,難以持久。國際漢語教學和其他外語教學一樣是一門學科。國際漢語學科建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對該學科性質、學科地位的認識存在諸多偏見。比如,有些人認為,只要是中國人、只要會說普通話就可以從事國際漢語教學。但是,如果一個只會說普通話的中國人,一個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的中國人,面對外國朋友的下列提問,會怎麼回答:為什麼“我在北京生活了三個星期”是對的,而“我在泰國生活了3個年”不對?為什麼“她長得有點兒難看”是對的,而“他長得有點帥”就不對?為什麼“她比我高一點兒”是對的,而“他比我一點兒高”就不對?為什麼“這條裙子一點兒也不長”是對的,而“這條裙子一點兒長”就不對?為什麼“誰都不想去”可說成“誰也不想去”,而“誰也不想去”不能說成“誰也想去”?……毋庸置疑,如果沒經過長期的系統的訓練,這些問題是不太好回答的。可能在情急之下,他會說“這是中國人的習慣”。這種不求甚解的回答,表明了學科研究的不足和薄弱。如果目前這種科研滯後於教學的狀態繼續下去,將會大大影響今後對“漢語熱”的進一步發展。
二是現代漢語文化走出去的能力仍不強。我國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之豐厚舉世公認。但這同時也使得漢語文化對外傳播面臨著嚴峻的問題。稍作留意就會發現,除了經貿合作等非常現實的需求外,很多外國朋友幾乎都能知道孔夫子、老子,但是對於近代的中國恐怕只知道一代偉人毛澤東了,對於中國近代的魯迅就很少有人知道;對於現代的中國估計除了成龍、少林寺外,其他也是知之甚少。相當數量的外國人對漢語的熱情,似乎更多是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欣賞和好奇,他們更多注重的是中國的“過去”,而對現代中國文化知道得就很少。所以如何有效地增強中國現代文化的獨特魅力,讓世界人民在關注中國“過去”的同時也傾心於中國的“現在”,這是關乎一個民族“軟實力”的大問題。在為世界“漢語熱”鼓掌的同時,我們更應在這方面多作一些思考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