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明的底線”出了問題
儘管說“語文不除,教育已死”,葉開還是坦陳:“語文教育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刻,但非改不可的並非只有語文。語文教材只是我批判教育制度的著力點。”同葉開一樣,“第一線”成員童蓓蓓認為:“語文並不是最糟糕的。在文科教材裡,語文的病反而是最少的,歷史、政治可能嚴重得多。”她覺得“人們之所以那麼關注語文,那是因為母語跟我們的精神緊緊相連”。
在學者傅國湧看來,小學語文課本的地位遠不止如此,他說:“它不能為一個民族提供文明的高度,但是它能提供文明的底線。”他認為,“語文教育是一種根基教育,它要給人奠定基本價值,如何看這個世界、自然、人生。小學語文又比中學和大學覆蓋的面更廣,因為面廣,所以它是培養人、建構人的最重要階段。”
而在這樣一個重要的階段,語文課本並不令人滿意。在研究小組發布的評估報告開頭,蔡朝陽引用了一首台灣組合的歌曲:“親愛的媽媽,請給我哭鬧的時間/讓我遲一些才學會標準的笑臉/也許你可以先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喜歡自己/才接受文明的訓練”。給孩子一些自由發展的時間,不要逼他們過早成為大人,這件在蔡朝陽看來理所應當的事,卻因教材的“兒童視角缺失”而成為奢望。“孩子有自身的心理結構,大人們應該去理解他們,而不是進行成人化的灌輸。”蔡朝陽說。
在小組另外一些成員看來,教材中“事實的缺失”危害更大。這些“事實的缺失”,是指小學課本中大量杜撰的名人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陳毅探母》和《愛迪生救媽媽》。小組成員郭初陽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考證出陳毅探母不過是《二十四孝》中《滌親溺器》的現代版;而在美國留學的何易,發現愛迪生根本沒有救過媽媽,因為那時闌尾炎手術根本還沒出現。郭初陽對此憂心忡忡:“如果教材充滿謊言,那麼小朋友會覺得說謊是正常的。讓孩子生活在虛偽中,這很糟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