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本土化有待時日
《紐約時報》把LP稱為全球自助遊客“百分之百值得信賴的同伴”,從進入一個目的地,到離開去下一個目的地,它能夠提供讀者需要的一切實用的、最新的信息,這些信息分列入不同的板塊,查閱起來方便又醒目。這些板塊的設計、分割、布列方式,正是LP一紙風行的法寶。另一作者易曉春說,這家公司積40多年的經驗“層積”而成的體例框架及其背後的服務精神,確實值得中國出版界的後來者學習。
葉孝忠負責每一本LP中國省份旅行指南的大綱撰寫。為讀者而設計,在前期大綱中就初露端倪。“例如《廣西》,我們調查知道在廣西旅遊的廣東客人最多,所以一定要重點介紹由廣東入境廣西的各個環節;在《青海》中,我們著意於自駕遊客人的需求;對於大熱門《雲南》,我們預設這是一本面向大眾的旅行指南書。”
作者毛燕鴻也感慨:“LP最核心的東西是它組織信息的方式。”首先,這些信息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獲得的,她很驕傲,“再精確的網絡搜索也搜不出我自己得出的一手資料”,但讓她心碎的則是這些“一手資料”的變化太快。她曾經在酷暑中花3天時間拍遍昆明七八個長途客運站每一張路表,謄清成稿,幾個月後,昆明交通大改革,站點全變了,只能請另一位本地作者去重做一遍;一些推薦過的風味小館,半年里也有幾家或搬走,或關門,毛燕鴻只能根據網友的反饋,酌情修改明年出版的《雲南》第二版。
其實,國內模仿LP體例的旅行指南書並不少。在三聯書店旅行出版中心主任李小堅看來,國內旅行指南“看起來很厚,而且有些印刷非常豪華。但實際上你翻開後,里面都是隨處可見的圖片,沒有任何實際信息,甚至連一些基本信息都是從網上下載的”。儘管國內外差距明顯,錢曉艶仍然對中國將來做出LP標準的本土化旅行指南書充滿信心。“雖然現在圖書受到網絡影響很大,但如果讓你在數十頁網頁中找到你要的信息和拿著一本書方便地找到路線之間選擇,你會選擇哪一個呢?我每次都是選後者。只要有志於此的人在,就一定能做好。”
假以時日,“說到超越LP,也不是沒可能,或者叫發揚光大。”譚川遙說,“信息本土化和中文寫作的優勢就不說了,土壤已經開始成熟,LP的未來或許在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