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圍爐”是高山族及台灣和閩南一帶的一種風俗。大年夜全家老小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就叫“圍爐”。參加“圍爐”的人不論老少,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討吉利。“圍爐”時桌上的每樣菜都是有意義的:魚圓(丸)、肉圓象徵團圓。蘿蔔在閩南語中被叫作“菜頭”,意為“好彩頭”。油炸食物,表示“家運興旺”。“圍爐”的蔬菜不用刀切碎,洗淨連根煮熟後,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裡,以祝父母長壽。“圍爐”時,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來不及趕回,也要留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對他的思念。 “走春”,也叫“開春”、“賀正”。是台灣民間對“拜年”的一種俗語。走春的人每到一家,彼此都說些吉利話,主人都會拿出朱紅色木盒或九龍盤盛的糖果,並端甜茶熱情招待,表示主客之間的親密。客人告辭離去時,主人和客人向對方的孩子互贈紅包。
與“電音三太子”同祈福
除了民俗展示外,“台灣年貨大街”還會提供台灣同胞常用的春聯、年糕、瓜子、肉幹、肉鬆、高粱酒、茶葉、插花花藝、中國結、兔年燈籠、台灣調醬(沙茶醬、XO醬)、蜜餞、豆幹、餅幹、花桂、發糕等幹貨伴手禮,讓大陸觀眾可以購買。
“台灣映像”區域內同樣設置了台灣美食餐飲區,讓家住城東的觀眾不必再趕往城西。集鹿港、三峽、九份等台灣老街精華,地道的台灣小吃,風味獨具的老街布景都會還原出台灣真實生活的一面。
此外,具有台灣特色的“電音三太子”也會現身街道。三太子指的是哪吒三太子,“三太子踩街”是台灣年俗節慶傳統的祈福活動,逢年過節、作法事都要跳,因為台胞中很多都信三太子。近年來,傳統的三太子音樂開始和電音效果結合,並融入流行音樂,將傳統的踩街祈福變成了一場大家可以共同參與的嘉年華活動,得到了台灣民眾喜愛。和“電音三太子”一起逛街,與親朋好友一起玩台灣小遊戲,觀眾身在北京就能體會到台灣的過年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