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9日電/《北京晨報》報道,本周,世界著名女高音茵瓦.穆蘭在國家大劇院出演大劇院版《茶花女》,贏得觀眾的一致好評。早在演出前的媒體見面會上,茵瓦.穆蘭就以一句毛主席語錄歌《下定決心》哼唱令記者產生了好奇和共同的時代記憶。在她第一場演出後的第二天,記者為她做了獨家採訪。茵瓦.穆蘭——一個與中國剪不斷情緣的阿爾巴尼亞裔法國女高音。
記者:您已經是第三次來北京了,能否講一下三次來北京的感受?
穆蘭:第一次是跟隨威尼斯鳳凰劇院參加2003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那一次時間太短了,都沒有機會接觸中國人,也沒有機會出去觀光。2004年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演出,我一個外國人與全部的中國演員合作,那是一部法語歌劇,排練的時候我很擔心他們的法語發音,但沒想到演出時他們的法語那麼好!從那時起,我就非常想再次回到北京。那一次,我也還沒有中國朋友,所以都是呆在酒店里,也沒有出去看看。今天下午,我要去紫禁城看看,那是我的夢想之地。
記者:還記得您的中國搭檔嗎?
穆蘭:張建一,非常棒的男高音!他的舞台經驗一流,非常專業。我知道他在歐美各大歌劇院都是很有名氣的。
記者:那天您給我們唱了毛主席語錄歌《下定決心》,我想這應該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情了,您是如何從父親那裡學來的?
穆蘭:是這樣,我父親是阿爾巴尼亞一位非常著名的男中音,當年阿中兩國最友好的年代,他作為藝術團的成員,曾經三次到中國,在很多城市做巡回演出。因為那時的中國人並不熟悉歐洲歌劇,所以他演唱的大多是阿爾巴尼亞的民間歌曲,在巡演期間還學會了很多中國歌並且唱給中國觀眾。父親第一次訪華演出是1965年,我那時只有兩三歲,他每次回來都會教給我一些中國歌,我至今都對那些中國歌記憶清晰。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兒講給你。我後來認識了一位中國朋友,他拿出一張小時候為阿爾巴尼亞音樂家獻花的照片,我一看,接花人竟然是我父親!多有意思啊!這個人的父親和我父親當年就是朋友,而我們這一代也已經是朋友了,卻並不知道父輩還有一段情緣。當然了,我小的時候有很多中國的技術人員在阿爾巴尼亞工作,他們就住在我家附近,可以說,我就是在一個有很多中國人的環境中成長的,對中國人有著天生的親切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