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思维亟待转型
城市雕塑存在於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发生了关联,就不再是一件单纯的个人艺术品。现在,很多艺术家仍然认为,城市雕塑是个人作品的社会呈现,把个人的表达強加于社会,要求大众来接受和适应自己的个性。
“大部分人总是想把个人痕迹留在社会。”邹文说,由此,作品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公众可能不认可,可能认为作品不符合城市性格,造成“公共艺术成果先天病患”。
邹文认为,进入公共视域的艺术,首先是公众意志的凝结物,要符合当下的普遍审美,要服务社会。但並不是说,所有艺术家要完全“委屈”于当下审美。在参照当下的平均审美水平前提下,艺术家们还要增加“提前量”,提前打“补丁”。因为艺术还具有续存性,几十年后、100年后的审美水平也应该考虑到。
邹文提到,在西方社会,艺术家也追求个性,开明的公众群並不排斥个性和风格。但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过程中,普遍审美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