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術館爆棚:不在免費而在藝術稀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8 09:21:04  


  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錢江晚報》報道,藝術能滋養一個民族,使它更有激情更有活力,更富想象力更富創造力。但毋庸諱言,在世人都忙著掙錢養家,或有了錢還只想著錢生錢的時代,藝術的熱臉貼上的卻是現實的冷屁股。姓錢的恨不得取名叫錢多多,而不稀罕叫錢學森、錢鐘書,不姓錢的取名則盡量往“錢途”上靠。雖然錢是必須的,窮而無錢可憐,但窮得只有錢則是可悲。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文藝氛圍濃厚,有笑話說天上掉下一塊大石頭,砸死五個人,有三個是詩人,但如今要是誰說自己是詩人,估計要讓人當場噴飯或立馬拿你當火星人看。

  雖然現在商業氛圍遠遠比藝術氛圍濃厚,可是對真正的藝術,民眾還是有熱情的。上海美術館是國家重點美術館之一,3月5日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觀眾的熱情遠超預期,截至當日16時閉館,全天參觀人數達到了12099人,創下了該館歷史最高紀錄。有的觀眾清晨四五點即來排隊,到上午10時,美術館內人潮汹湧,而仍源源不斷湧來的參觀者在館外圍成了一條達三四百米的長龍,景象蔚為壯觀。

  表面看來,美術館免費開放就爆棚,其要害在“免費”,不免費時可能門可羅雀,一免費就門庭若市。但像遼寧美術館從2006年起就取消了門票,多的時候一年也舉辦展覽30餘次,畫展現場的參觀者卻常常寥寥無幾。免費,同樣可能門庭冷落,此等尷尬估計很多城市都曾遭遇過。而像上海美術館這樣的爆棚景象,出現得並不多。

  這次上海美術館爆棚,與它著重準備的藝術大餐是林風眠、吳冠中的作品不無關係。這兩位美術大師的共同點是融會中西方繪畫手法,在繼承民族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自出機杼,其價值在創新,其魅力在有個性。拿吳冠中先生來說,他強調“沒有個性的價值等於零”,甚至一反傳統,公開稱“筆墨等於零”,因為在他看來,“美術美術,掌握‘術’容易,創造‘美’困難”,他還悟出藝術與科學的呼應關係是“比翼連理”,是相輔相成的。某種角度來說,藝術家注定是寂寞的,也是甘於寂寞的,他不應該被裹挾到現實的物欲洪流中去,才能保持他的獨立性、批判性與創造力。雖然吳冠中的畫作常被拍出天價,但他堅持不把自己最精彩的作品出售,而是選擇捐給公立博物館,因為在他看來,藝術發自心靈與靈感,心靈與靈感無處買賣。

  現實當中,能像吳冠中先生這樣保守藝術家“一片冰心”的人真是不多,很多所謂藝術家追求的與企業家並無二致。正因這樣,老百姓才會普遍感覺藝術饑渴。藝術大師稀缺,真正的藝術稀缺,大師作品能免費與民眾見面的機會更稀缺。所以能免費欣賞到林風眠、吳冠中等大師作品時,上海美術館就爆棚了。

  美術館、博物館這樣的場所理應免費開放,免費開放有益於文化方面的“共同富裕”,但若整體的藝術每況愈下,這“富裕”也無從談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