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也大多認為,文藝片就應該買碟在家裡看,屬於小眾範圍欣賞的作品。加上一批劣質電影冒稱自己是文藝片,讓觀眾看完後大倒胃口,敗壞了文藝片的名聲。這也導致真正的文藝片登陸影院後,普遍票房不佳,逐漸形成了惡性循環。
如今的情形是,似乎只要是文藝片,就意味著小眾,意味著血本無歸。這確實影響了導演的心態,於是他們紛紛“掛羊頭賣狗肉”,非要把文藝片貫上商業片之名。從市場角度出發,文藝片當然可以有各種商業元素,也可以進行商業營銷,這本身無可厚非。國外很多文藝片都用了商業元素來包裝,以吸引更多的觀眾。而國內導演即使自己拍了文藝片,也不願在公開場合承認,要借商業片的名號來撐門面,不能不說讓人感到一種無奈的悲哀。
這也反映出國內文藝片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由於幾乎沒有藝術院線,文藝片要想在大銀幕上露臉,就只能進入商業院線跟商業片爭奪空間。在不平等的競爭條件下,文藝片似乎也只有打扮成商業片的模樣來招攬觀眾。這種取消自身類型標記的做法,可能也會取得一些市場收效,但對文藝片的長期發展而言,顯然並不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