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這些年,藝考熱度經久不衰,且呈上升趨勢。我很擔憂。”64歲的全國政協委員、廈門大學教授李未明說。
在李未明委員看來,藝考熱之所以“高燒不退”,病灶之一便是一些年輕人的盲目追逐,功利目的很強,“以為從事藝術工作成名快,不用通過扎扎實實的學習就能一夜成名。”
作為一名音樂教授,李未明委員很懷念他小時候學音樂的那個年代,純粹出於喜愛,“不帶功利色彩”。而眼下他發現,很多加入藝考大軍的學生,占相當大比重的一部分完全出於功利考量,將之視為考大學門檻的降低。文化課學不好,便轉投藝考。“事實上,沒有一定的文化積澱和素養,不正確對待藝術學習的規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說。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京劇院副院長宋昌林則發現,不少農村孩子也被綁架上了藝考的“戰車”,致使很多農村家庭背負了不小的債務。他說,參加藝考的孩子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被迫轉型的。高中階段學習下滑後,匆忙拜師,試圖走藝考的捷徑。宋昌林希望藝考生“不要盲從,不要想抄近道。”同時,他也告誡藝考生家長,學藝術一要有興趣,二要看條件,“家長利用關係、金錢、贊助費給孩子換學位,到頭來是害了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