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孫鬱:文學評論越來越曖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9 10:04:37  


  中評社香港3月19日電/《北京晨報》報道,魯迅那一代的作家,包括建國後一段時期的作家,他們對文字有一種敬畏感,他們的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都要經過仔細地斟酌。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孫鬱看來,我們現代的很多作家,已經失去了對文字的敬畏感,他們的文字可謂隨便堆砌,毫無講究。民國時代,很多作家同時也是文學評論家,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學評論逐漸專業化,但卻也同時變得曖昧,變得不再有趣。

  作家間不太相互批評

  一直以來,不管是學者還是作家,都在感嘆今天的文學評論正在沒落。然而在孫鬱看來,文學評論其實正在專業化和多樣化,只是不再犀利,文字也不再有趣。孫鬱說:“文學評論大學有三個類型,作家的評論,評論家的評論,民間的評論,在網絡時代,民間評論多來自於網上。”

  三種評論孰優孰劣呢?對此,孫鬱說:“作家的評論現在不多,可能是作家們已經不太喜歡互相批評了。學院派的評論更加專業,但是總體卻很八股,只是專業辭藻堆砌,能吸引人的不八股的評論太少了。反而是民間的評論,很有一些不錯的,我偶爾上網看,能看到一些很有價值的評論。當然,這可能和他們沒有固定思維的約束有關。”

  儘管偶有精彩的評論,但在孫鬱看來,今天的文學評論總體變得越來越曖昧,不再勇敢直言,也不再犀利;而少數勇敢的,往往也出自於民間評論家之中。

  現在寫評論的很少

  在孫鬱看來,其實作家的文學評論最好看,他說:“我還是喜歡看作家寫的評論,因為他們對文字的感覺非常到位,但是現在寫評論的作家太少了。”傳統時代,少有專業的評論家,作家往往身兼評論家的責任,孫鬱說:“魯迅、鬱達夫、茅盾等等作家,他們也是非常好的評論家,他們對於文學的批評,至今看來,仍舊非常精彩。也是他們留給後人重要的文學財富之一。”

  那為什麼當年的作家會留下眾多的文學批評的作品?孫鬱認為,“這和身份有關,過去的作家,很多本身就是學者,他們不僅僅寫作,同時也做研究,因此能夠寫出很好的批評文章。但是現在的分工已經很細,作家和學者之間有了比較明顯的分野,橫跨兩個行業的人已經不多,這也可能是作家不再寫評論的原因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