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就是挖土?
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可能這是因為媒體中考古者往往是這樣的形象——戴著白手套,左手小刷子,右手小手鏟,蹲在地上專心致志地挖著……考古者就是發掘者,其實這個認識是非常片面的。當然,廣義的考古含義很廣,我們先不去說。如果僅僅就狹義的考古來說,我們可以將其簡單地將其劃分為兩個部分:收集資料和研究資料。
收集資料可不僅僅只是考古發掘、收集田野考古資料這麼簡單,還包括文獻資料、檢測資料的收集等等。考古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傅斯年先生曾經有一句話較為貼切:“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這裡面說的就是收集資料的艱辛。
研究資料則是指對收集的材料要進行研究,進而得出結論。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想知道唐朝時生活在某地的人的主食是什麼,一個理想的考古過程是這樣的:我們要先收集資料——把有關文獻上記載的唐朝該地飲食的記載、民族學上的現代證據、古代環境情況、考古出土的植物、動物骨骼、發掘出的炊器類型、器物中的食物殘留分析結果、出土生產工具種類、還需要考古發掘的現存在地表的唐代建築如房屋、溝渠等的形態與特征、出土人骨中的碳十三、氮十五的檢測結果等等。然後再對這些結果進行比對研究、分析論證,最後得到唐朝某地居民的主食是面條這個結果。這哪裡是簡簡單單的挖土能夠解決的!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研究手段的創新,會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方法介入其中。
更不用說單單就考古發掘收集田野考古資料還不僅僅是指室外發掘(包括挖土)這一件事,還包括測繪、攝影、器物修復、標本鑒定等等一系列室內整理工作,這些全部完成後尚不敢說一個完整的考古發掘工作結束了,還可能有大量的後續工作需要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