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北京日報》報道,從董祀到曹操,10年來濮存昕參演了3個版本的《蔡文姬》。昨天,在人藝排練場濮存昕從哲學到美學談了自己對曹操這個人物的理解。
當天排練的正是該劇第四幕,曹操接見完從匈奴回來的使者周近,誤認為董祀對蔡文姬圖謀不軌,欲將其治罪,蔡文姬得知前來陳述實情,一番慷慨陳詞,令曹操頓時明了。這是劇中難得的曹操與蔡文姬的對手戲,用語言的碰撞演繹“誤會法”。
“‘誤會法’是編劇郭沫若先生運用的最高明的地方,讓我想起了佛學中講的從最初簡單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親歷‘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後經過自己的判斷回歸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過程,這就是曹操的心路歷程。”濮存昕表示,“我很欣賞曹操,儘管歷史上對他的爭議一直存在。我們這個戲里要表現的主要是他文韜的一面,正是他的這段戲讓全劇從情節劇向哲學思辨劇轉變。所以塑造一個性格化的曹操就很重要。”
儘管多次參演此劇,濮存昕還是謙虛地認為自己站在了一個新的起跑線上,從零開始。一方面自己演戲不能分神兒,一方面要把年輕人推到舞台中間,“要把人藝沉穩的氣質傳下去。”
在北京人藝今年的演出計劃中,5月13日至21日,接檔《蔡文姬》的是濮存昕另一部作品《李白》。一邊是李白,一邊是曹操,對於快60歲的濮存昕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可他卻樂在其中,“成天背這麼多詞,老了肯定不得老年痴呆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