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文匯報》報道,如今,足不出戶、不花一文錢,只要用手指頭動動鼠標就能“逛”世界上一些頂級美術館。繼法國盧浮宮、台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大牌藝術展館推出網絡虛擬展館後,谷歌今年也正式推出了 “藝術計劃”,只需登錄www.googl eartproj ect.com,藝術愛好者便可盡情瀏覽包括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泰特美術館等17家知名博物館收藏的1061件頂級藝術品,圖片的清晰度最高可達70億像素。而在上海,推動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的建設也被提上議事日程,並將成為“十二五”上海公共文化建設的“重頭戲”。
藝術展覽永不落幕
“傳統的藝術展覽一般只有三五天,一天不過開放七八個小時,因為錯過展期而失去參觀機會是常有的事。藝術品數字化後,藝術展就能永不落幕,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向觀眾敞開‘藝術之門’。”這是數字時代帶給美術愛好者危武斌的便利。危武斌上班之餘,有空就打開電腦,通過網絡過過藝術癮。他說,身邊很多朋友也跟自己一樣,如果發現“藝術展覽新大陸”,相互間還通通氣。
去年夏天,與法國盧浮宮、大英博物館並稱世界三大藝術博物館的意大利烏菲齊博物館在上海美術館辦虛擬畫展時,他也去體驗了一把。“這是烏菲齊首次以虛擬形式展示全部展品。據說,在1100件藏品中,有100多件由於年代久遠且對溫度、濕度和空氣成分相當敏感而從未拿出來展出過。但我卻在相隔千萬里的中國領略到了它們的風采,達.芬奇的《聖母領報》、米開朗基羅的《聖家庭》、拉斐爾的《金鶯聖母》、卡拉瓦喬的《酒神》等傳世名作就在眼前。”更讓危武斌欣喜的是,因為展出的圖像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高達4000萬到1.5億像素,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放大”藝術品,不經意間還發現了一些肉眼無法察覺到的細節。例如,在欣賞達.芬奇的《聖母領報》時,通過放大的畫面,他看到作為背景的海灣中有一座隱約浮現的城池,城市鐘樓上還畫了一筆彎月。他上網查了資料後才得知,這一全然不屬於意大利文化背景的元素暗含了畫家對於東方城市伊斯坦布爾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