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被罵緣於雙重標準
行慈善者往往被罵,有人是真的“詐捐”,也有人並未定論。而且,批評最終必然會從行為延伸到人身,從事件爭論演變成人格討論。
在傳統中文語境中,人本身往往有不同的屬性,有善惡,有賢不肖。但在現代理論中,人本身並無不同,如同康德所說:“人是目的。”所以,人的行為可以評價,而人本身則無法評價。
張頤武說:“把對事件行為的評論延伸為對人本身的評價,把批評演變成人身攻擊,這顯然是不對的,對於別人不能寬容,其實也正是雙重標準的體現。要求自我和要求別人用不同的標準,其實是待人處事的不成熟,這和我們的教育也有關係。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樹立了一個非常高的道德理想國,但是社會並非如此,年輕人在學校接受的全是理想的道德教育,一旦接觸社會,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很可能就走上另外一個極端——社會不理想,那我更不理想。當然,教育中樹立理想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這無可非議,也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在同時,也要教會年輕人怎麼樣待人處事,怎麼樣在社會中生活。”
學會待人處事,學會適應社會,並不意味著隨波逐流,張頤武說:“批判的精神和激情沒有錯,也需要鼓勵,但重要的是,要以同樣的標準對人對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