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北京晨報》報道,“連續三天,見證愛的奇跡”、“讓五一成為最後的剩人節”、“相親最熱鬧,活動最豐富,成功率最高”……今年“五一節”最大亮點,毫無疑問是相親,從八大處到天通苑,從居民小區到各大公園,全市號稱萬人規模的“相親大會”,就有好幾處。從勞動節,到剩人節,這究竟意味著什麼?當“剩男剩女”日漸成為焦點話題時,它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苦澀與無奈?為此,本報專訪了百合網合文化研究院首席專家王治國。
對於現在越來越多的“剩男剩女”們來說,改為小長假的“五一節”已經演變為“相親節”。在當下社會中,“剩”成為了一種頑固的現代病。
“剩男剩女”是這樣產生的
“五一節”成了“相親節”,因它比長假短,不適合外出旅遊,但比“情人節”和“七夕”的假期長,適於操作“相親大會”這樣的群體機會。然而,各“相親大會”能開得如此波瀾壯闊,關鍵在於“剩男剩女”越來越多,這意味著:“剩”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王治國表示,“剩”從2004年起成為熱詞,到2008年發展到巔峰,幕後推手來自四方面:
首先,大學擴招:此前畢業生不過每年300萬人,而2011年已達720萬,大規模畢業生進入社會,他們層次高,易受關注。擴招後,本科生的競爭力大大下降,為得到更好的工作,他們不得不去考研究生,這就推遲了他們進入家庭的時間,“剩”在所難免。
第二,經濟原因:從2004年起,房價的波動,對女性擇偶標準產生了重大影響,“有車有房”已成對伴侶的基本要求,大大提高了結婚成本,很多年輕人只好選擇晚婚。
第三,工作忙碌:隨著競爭壓力的增加,白領生活圈子逐漸縮小,工作日趨忙碌,影響了情感的發展。
第四,網絡文化:隨著網絡的普及,認識人變得更容易,反而增加了彼此的警惕性和距離感,由於再認識一個人的成本降低了,所以拒絕一個人也變得更容易,使情感深度發展的風險增加,此外,網絡可替代正常社會生活的部分交往需求,令現代人更易自我封閉,成為“宅男”、“宅女”,這加劇了“剩”的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