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社會對孩子給予怎樣的規訓,則是公共問題。社會通過禁止和允許、懲罰和提倡、無視和獎勵等辦法,對所有人塑造,包括塑造孩子來構造未來的社會形態。爭議之中的這個孩子,之所以受到關注,在於他臂掛“五道杠”,有著“全國百名優秀好少年”等多項榮譽,而人們從照片看到的是早熟得“官體橫陳”的孩子,從文字中讀到的是“吞吐宇宙”、“稱霸世界”的孩子。這是中國式的“政治小孩”,這個孩子的形象,讓人聯想到更多的孩子。
基於對人性的理解,人們相信“吞吐宇宙”、“稱霸世界”不是孩子自然而有的觀念,也不是孩子經驗世界的產物。基於現代社會的一般認識,人們不認為“吞吐宇宙”、“稱霸世界”是孩子應有的抱負,“官模官樣”更不是孩子自然的形體表現。孩子當然生下來就在社會環境之中,並不斷接受社會規則,但人們相信,對孩子來說,需要接受的社會規則是一般的道德觀念和作為公民的簡單認知,而不是“吞吐宇宙”、“稱霸世界”之類遠超其經驗世界的偉大抱負。
一個孩子被培養成什麼樣子,應該是小事。但所有孩子將在何種標準下訓育,則是大事。爭議的實質,不是黃藝博這個孩子怎麼樣,而是人們在描摹孩子的應有形象,確認孩子的評價標準。一句話,是在畫一幅“孩子在中國”的理想圖畫。說“孩子在中國”,而非“中國孩子”,是因為孩子生在何處,不應該成為成長中的決定性因素。孩子應當首先作為孩子得到天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