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百家講壇》能不能有些百家氣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2 10:14:27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銀川晚報》報道,網友永遠是最喜新厭舊的群體,如果說前兩年網絡上熱播的是美劇和韓劇,那麼,今年下載率名列前茅的當數國外名校的公開課了。看著身邊人爭相下載公開課視頻,筆者不禁想起了上一輪的“全民學術熱”——《百家講壇》。

  相比曾經在經濟、哲學、生物等方面都有所涉獵的局面,現在的《百家講壇》卻陷進了本國歷史和文學的小圈子里。誠然,我國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但接踵而來的劉秀、竹林七賢、《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老子心得》等等,實在讓人難以下咽。其中,最令人雙耳生繭的當數《紅樓夢》系列,當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有時候讓人不禁懷疑,到底是紅學淵博無底,還是浮躁的我們都想來分一杯羹?

  記得2001年左右節目剛開播的時候,文史類出身的筆者曾經很有興致地看了《地球成長史》《探尋宇宙》這類科普類節目,雖然理解起來有些吃力,但卻看得津津有味,大開眼界。然而,自從閻崇年老師和易中天老師憑借《清十二帝疑案》和《品三國》讓節目的收視率一路飆升,並成功出書後,節目組便有些吃不夠甜頭的傾向了,導致講壇內容漸漸只剩下史學、國學和文學。於是,熒幕內外充斥的都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氣息,游走於歷史長河中的拆白黨、陰謀家成為了熒幕的主調,讓人大感灰心。而送走了權術氣息濃重的史學,迎來的就是有些固步自封的國學。錢文忠老師講《三字經》時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讓人心中嘆服。然而,講到《弟子規》卻讓人有些難以接受,誠然,傳統文化是好的,我國的傳統價值觀也該得到繼承,但如果是不加挑選地一味全盤承受,是不是又有些過於自我陶醉了?

  說到這裡又難免讓人感嘆,一味地陶醉在本國文化之中,對其它國家的歷史文化毫無涉獵,就難免顯得有些小家子氣。筆者認為,一個擁有良好文化氛圍的國家是不會盲目地進行文化排外行為的。然而,作為主流媒體,擁有最豐富的學術資源的《百家講壇》交給我們的答案卻是——當一波又一波的專家來品讀《紅樓夢》時,同樣是文學巨擘,為世界文學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的莎士比亞、大仲馬、托爾斯泰等卻漸漸被排擠到了熒幕之外。寫到這裡,筆者默默祈禱,希望下一次曹公在熒幕里喝茶時,莎翁可以過來給他加塊糖——即使是信陽毛尖配太古方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