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我們失去了什麼?
前不久,廣電總局嚴厲批評如今越來越泛濫的穿越題材電視劇火爆熒屏。這些“穿越”文藝,以娛樂化的、消費化的文化原則對待文藝創作,生產出的文藝產品粗制濫造,助長了文藝活動中浮躁、逐利的風氣。“穿越”,一個新興詞匯,意即人或物發生時間和空間上的轉移,是現代科技所無法完成的(將來能否實現還未為可知),是指違背客觀規律的,不可能實現的。
然而,“穿越”文化的風氣影響,遠非這樣簡單,也遠非只在文藝活動的領域內,“穿越”文化正滲透於我們的各個領域。最近,《中國青年報》載文《有多少孩子“迷失”在穿越文中》,即披露了目前一部分青少年學生“迷失”於“穿越”中的種種文化現象。
愛好、迷戀“穿越類”小說,喜歡探討“穿越”技術的一族,他們的稱呼叫“船帆”,即穿越粉絲。“船帆”對“穿越”文化的迷戀,既有共同的心理,也有共同的行為。有人說,穿越文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文體,誰沒看過就是OUT(不入時)了。有媒體報道說,現在的中小學生不僅日常作文會寫“穿越”,有時考試的時候也會寫“穿越”,穿越文正在成為他們訴求、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載體。
“穿越文”,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勢迅速擠占他們的閱讀空間。隨著一些穿越題材的電視劇熱播,各種體例、各種檔次的穿越小說在大、中、小學生中廣為流傳,讀者眾多。在網上,你還可以輕易地找到各種穿越題材的論壇。論壇的討論有,穿越形態、方式、地點、身份、故事慣例、時空分類、結局分類、穿越必須掌握的古詩詞等。
這種“穿越”文化的流行和泛濫,不僅影響著青少年的文藝欣賞趣味,甚至對他們的生活態度、人生選擇、生命意識,也產生了影響。一些青少年如此趨奉、追求和迷戀“穿越”文化,他們的這種行為,是有著文化的原因、心理原因和社會原因的。
這種“穿越”的誘惑力,在於指向人的心理上的無意識和下意識,通過這種催眠力,喚起和產生“白日夢”式的幻想或幻象。面對這種“穿越”文化的侵襲,不少老師和家長感到憂慮,“在這些題材包圍下的我們及學生,是非常無奈的。電視傳媒對年輕一代的誤導和毒害,常常令我們無能為力,這個問題得交給電視傳媒去思考。”
許多“穿越迷”喜歡、著迷“穿越”文化,是因為這種文化中所展現的無憂無慮、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生活,令人向往,“其實我們愛它並不是因為小說本身,而是當今在學校壓力、家庭壓力、社會壓力之下,我們暫且躲在穿越中找到一個避風港。那裡天馬行空,有各種我們想要卻在現實中找不到的世界”……一種壓抑個性、扼殺想象力、束縛創造力、缺乏自由探索和創新精神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環境,必然會使身在其中者通過心靈放飛、通過實現夢想,渴望衝破藩籬,進入無拘無束的自由境界,“船帆”們正是把這種心理願望投射到“穿越”文化這一點上。然而,理性精神、文化自覺的不足,他們卻已在“穿越”中迷失。
所以,對於我們的青少年來說,就像羅素所說:需要的不是這樣或那樣的特殊的、片面的知識,而是足以激發整個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識——藝術和歷史,對英雄傳記之了解以及對人類在宇宙中奇特的附屬和短暫地位的了解,即培養視與知的能力、崇高的感情和透徹的思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