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較長一段時間以來,“學”和“混”這兩種能力是矛盾的,甚至是相互抵消的。一個人在校期間如果主要致力於學習知識和規範,主要培養自己“學”的能力優勢,那麼“混”的能力勢必受到很大的限制。等到他畢業後進入職場,走上社會,需要更多地發揮“混”的能力時,他強於“學”而拙於“混”,慣於遵守規範而不敢突破規範,就轉化成了明顯的能力劣勢,對他的職場發展而言,勢必成為越來越大的束縛和限制。高考狀元難以成為職場狀元,難以在行業和領域“混”成頂尖人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
優等生們、狀元們由於在校期間“學”得好,畢業後在職場上往往端著架子,保持著一定的矜持、清高和尊嚴,不願意也不屑於去巴結領導、走上層路線,總覺得憑自己的專業技能吃飯最踏實,凡事先想到嚴格依照法律、遵循規範去辦理。反之,像那些在校期間學習不好,主要培養自己“混”的能力的學生,畢業後最大限度地發揮溜須拍馬、縱橫捭闔的“厚黑”本領,為謀取權力、財富、名譽不講規矩,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很快就“混”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些無不說明,“混”的能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最核心的競爭力,即便是大學里的教授、研究所里的研究員,光有過硬的“學”的能力(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也沒用,還必須得有過硬的“混”的能力,能夠“混”來課題、經費、行政職務,才能在大學、研究所里成為成功人士。
“學”的能力與“混”的能力嚴重割裂,成績好的學生反而在社會上“混”不好,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新一輪“讀書無用論”,這是優等生們、狀元們的尷尬,更是社會的悲劇。中國古代長期實行科舉制度,形成了“學而優則仕”的人才培養機制,讀書的規則大致相當於成功的規則,所以產生了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包拯、寇准、楊慎、張居正、海瑞、徐光啟、林則徐、張謇、蔡元培等一大批狀元、進士出身,同時又在實務領域卓有建樹的傑出人物。科舉制度當然有許多弊端,但僅就將讀書規則與成功規則統一起來,仍不免讓人心向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