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北京晨報》報道,春秋時,齊國幾乎被燕國滅掉,在逃難中,田單把車軸外面的木頭鋸掉,得以脫身,而其他人則因這段木頭太長,相互攪在一起,只好集體束手就擒。改裝一下車輛,這不需要很高明的思考,可為什麼只有田單做到了呢?難道他比別人都聰明?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人的判斷比許多人的判斷更準確。人多力量大是事實,但人多智慧少,也是事實,這引人深思:我們為什麼會比我傻?其實,我們並不比我傻,詹姆斯.索羅維基是一位行為經濟學家,他通過大量案例研究證明,我們其實更聰明,即使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做出正確判斷。比如,人們共同猜測一頭牛的體重,其中絕大多數人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動物,可大家的數據統計起來,平均值竟異常接近事實。
“挑戰者”號爆炸時,當天股市上四只相關公司的股票暴跌,但三家很快有所回升,唯有橡膠公司損失慘重,幾個月後,調查結果出來了:正是這家公司的疏忽導致了最終的悲劇。可股民怎麼知道的呢?就算知道,也不可能這麼快啊?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我們比我聰明,只要我們能合理決策,即使是瞎猜,也總能猜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