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事件時常發生
“演技派”專家注重節目視聽效果,鑒起寶來卻格外粗糙,於是難免經常“打眼”。此方面最著名的是在一檔鑒寶類欄目中,專家曾將署名“吳作人”的一幅《牧牛圖》鑒定為真跡,並現場給出了高達25萬元的估價。後經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法人代表、吳作人先生的女婿商玉生鑒定為偽作,引起社會嘩然。
高阿申有時也會關注鑒寶類欄目,他發現專家的“打眼率”還是很高的。有一次他就看到專家將一只高古青瓷瓶鑒定為真,並信誓旦旦地稱此瓶為“國寶級”,“其實單看青瓷瓶的淌釉,就會發現並不古樸,倒頗有現代氣息。”
據記者所了解的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是,有一些鑒寶欄目的專家已和送寶觀眾(可能原本就是托兒)進行勾結,將贋品說成真跡,再通過電視平台,將這種作假效果放大,以蒙騙看重電視公信力的藏家。
鑒寶節目無權鑒定文物
《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現狀與對策研究》近日完成。相關文物部門表示,“鑒寶節目無權對出土文物進行估價和鑒定,出具的相關證明不具有效性。
報告建議加強對市場、媒體以及收藏界的監管。對於出土文物,市場必須嚴格限制和禁止其買賣;對於文物商店和拍賣公司買賣的文物實行嚴格的市場准入制度;出土文物收藏者不得在電視媒體出現;文物鑒定類節目和鑒定機構不得對疑似出土文物進行鑒定並出具證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