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到位於吐魯番地區的柏孜克里克石窟,這裡同樣號稱“千佛洞”。一位維吾爾族小學女教師正帶領各族學生參觀,在石窟外向學生們介紹洞窟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在歷史上,伊斯蘭教信徒出於信仰原因,對境內的佛教遺址不夠重視甚至加以破壞,而今他們能夠以珍惜共同文物遺產的心態去欣賞和保護這些文物遺存。
斯坦因曾經在《斯坦因西域考古記》中這樣記述這裡的情況:“這裡很廣闊的一連串倒塌了的寺院一部分是鑿石而成,墻上都繪有壁畫,為回鶻時代遺物,畫的是佛家故事和崇拜,種類風格極為複雜。就豐富和美術方面而言,吐魯番盆地中任何同樣的遺址都比不上,而同敦煌千佛洞豐富的古畫可以抗衡。”他還記載了1906年德國人格倫威德爾在此研究壁畫並且“選了許多好壁畫拆下來運回柏林”的情況。“勒柯克教授也曾弄回過一些,很好地保存在那裡。”他還記述自己“用有系統的方法搬走”壁畫,認為這是最好的保存方法。他所拆下來的壁畫達100多箱,被運往印度的博物館。
目前,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有4個石窟向遊客開放,擔任維護、管理工作的大多是維吾爾族人。記者在石窟中看到了被外國探險家揭走、竊取了壁畫之後所留下的遺跡——光禿禿的墻壁上留下了“傷痕”。這些石窟作為劫後殘存仍然具有藝術與考古價值,比如一處洞窟壁畫中刻畫了各國王子因佛涅槃而舉哀的場景。
在位於南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克孜爾石窟的龜茲研究院,有一批甘守寂寞的研究者和保護者。據介紹,研究院管理的石窟分布在9處,其間的距離為500多公里,開車巡視一次就要一天時間。除了克孜爾石窟外,其他8處的條件並不理想,一些地方甚至沒水沒電,但仍有工作人員堅守。龜茲研究院黨委書記張國領說,他們是真正的守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