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泰利用寬闊的背景空間營造出一種孤單與空虛的感覺,在沒有特定舞台的設定下,扮演黛玉的角色由無頭的軀體引領,獨自停留在看不到盡頭的空間中。畫中散發出淡淡悲涼的氣息,正跟書中黛玉的個性互相呼應,讓觀者不僅在情感上受到刺激,更讓我們在視覺上產生共鳴。
在另一幅廷泰的代表作《風月寶鑒》中,他運用獨特的手法為觀者在視覺上帶來刺激,讓我們猶如置身幻想的空間中,眼睛被作品的線條、顔色、圖案等帶領,游走於畫中的每個角落。“風月寶鑒”的主人公賈瑞是一個缺乏原則的角色,他從一位道士身上得到了名為“風月寶鑒”的魔鏡。畫中展示的角色頭小身大,觀者很容易便將目光從角色的身上來回游走。我們的目光首先被細小的頭部吸引,然後慢慢移到角色下半部的身軀,最後我們會發現目光已不自覺地停留在最不應該停留的地方——“風月寶鑒”的正面。這正正是廷泰跟我們玩的一個小把戲,將我們的焦點從頭到尾引領到耀目的金色鏡子上。
紅樓夢的故事恐怕我們都看過,而每一次連續劇的翻拍,都會引來爭議,就是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部《紅樓夢》。而西班牙人廷泰的《紅樓夢》,是否和你產生共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