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方與演員對市場達成清醒的共識是當務之急
演員價格飛漲是“周瑜打黃蓋”嗎?無論是付錢的“周瑜”,還是得錢的“黃蓋”,他們都有共同的目的:個人絕不會虧本。資本、市場與演員三者的矛盾如何解決?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電視劇市場的發展現狀是畸形的。在美國、日本和韓國,一般演員片酬占到電視劇總投資的30%就已經非常高了。而大部分內地電視劇粗制濫造,其原因就是因為花在演員片酬上的比重太大,造成總投資的不足,導致電視劇質量下降。
對於演職員工的漲價,很多當事人受訪時,都拋出這麼一句話,“這是市場的需要決定的。如果我們不值這個價,製作方也不會請我們。”然而,這個“市場的需要”事實上有很多的虛假成分在里面。目前,市場上的影視公司總計有3000家左右,其中部分是“官辦”公司,例如各廣電集團旗下的影視公司;還有少量上市公司;而超過半數以上的公司則是民營的。眼下片方與演員對市場達成清醒的共識才是當務之急:兩者雖有互相借重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合作共贏而不是互相擠壓,更不能都只盯著虛擬的大蛋糕,只要掙錢就行,失去底線。無論店大欺客還是客大欺店,都不是業界以及觀眾們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