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29日電/《深圳晚報》報道,日前,國際醫學大獎美國“拉斯克獎”將其2011年臨床研究獎授予我國81歲的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以表彰她“發現了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也是目前為止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最高獎,該獎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
對於已經患上了“諾貝爾獎綜合症”的我們,對於“成果將近40年在國內沒有被得到公認”的屠老,乃至對於不時泛起的中醫存廢之爭,這絕對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消息。但是,消息甫出,卻引來一地疑問,因為在此之前,公眾對屠呦呦這位實力派科學家,以及對挽救了數百萬人生命的青蒿素,基本上一無所知。
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被譽為“當代畢昇”的已故科學家王選曾經說:“一個處在創造高峰期的科學家是沒有時間頻繁上電視露臉的”,“上電視說明科學生涯快結束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屠老沒有成為“學術明星”,並不為公眾所熟知,不值得大驚小怪,相反,卻由此可以為屠老增添“上士忘名”的科學家本色。
真正的困惑之處在於,屠老不為公眾熟知的同時,仿佛也並不為國內的評價體制所認可。時至今日,屠老還是一位“三無”教授——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背景,無兩院院士的桂冠。由此,至少引出了三個評價體制值得審視,其一是學術評價體制;其二是院士評選規則;其三是科技獎勵評價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