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拍賣成交價 該不該成為藏品“定價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7 07:14:06  


 
  專家提醒 客觀看待拍賣市場人為因素

  在收藏圈裡,大家都知道如果藏品能上拍賣會,很有可能會賣個好價錢。可是,反過來以拍賣會的成交價格來作為定價標準,這一做法對麼?

  “一些藝術品的拍賣成交價較高,但收藏價值卻不一定高。相反,拍賣價較低的,收藏價值卻未必低。”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的一位專家說,藝術品的收藏價值是由其藝術、歷史、科學價值共同決定的,如果偏重或忽視其中某一方面,就會造成其總體價值的偏差。拍賣會面向社會各界人士,但大家對藝術品欣賞的角度並不一樣。比如說,有的人看重藝術品的觀賞性,而忽略其文化、藝術內涵,因而造成了繪畫作品價格高於書法作品價格;有的人受保值和增值心理的影響,陷入名人效應的誤區。但並非所有的名家之作都是精品,其中也不乏應酬之作、代筆,這也影響了藝術品價格的客觀體現。

  資深藏家孫先生認為,拍賣會上出現“天價”很大程度上只是個別現象,不能對整個市場起到指導作用。2009年,孫先生將同行估價10萬元的清代官窑青花瓷送到廣州參加拍賣,結果成交價格超過20萬元。但是,孫先生同時送出去的一件玉器藏品卻沒有這麼幸運,這件玉器在南寧曾有藏家出價15萬元,可是在那場拍賣會上,競價到8萬元就沒有人舉拍了。孫先生感覺到拍賣會的成交價格受主觀、人為因素影響很大,難以作為客觀評論的依據。

  孫先生說,近年來拍賣會上曝出的“虛假價格”事件也不少,如果以“虛假成交價”來指導自己的收藏行為,那就更不靠譜了。採訪中,有不少收藏人士都指出,不能盲目迷信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格,應具體藏品具體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