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農民工小說引爆網絡 呼喚心靈關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3 10:26:16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人民日報》報道,在許多人印象中,農民工可能是穿梭於工地上的“泥人”,掛在高樓玻璃牆上的“蜘蛛人”,輾轉於城市角落送快遞的“飛毛腿”,但很少能與爬格子的作家聯繫起來。然而,一位叫王子群的河南籍農民工,卻用21萬字,將自己十多年來的打工經歷,濃縮在一部叫做《臨時夫妻》的小說里,結果引爆了網絡閱讀熱潮,點擊率50天就突破了100萬。實際上,近年來在小說領域,源於自身經歷、原生態氣息濃郁的農民工小說有異軍突起態勢。2009年,四川農民工周述恒的45萬字長篇小說《中國式民工》在網上點擊率超過50萬次,成為熱銷書,社會反響強烈。之後,農民工自己寫自己的各種小說層出不窮。農民工小說的躥紅,一方面說明社會對這一龐大群體的高度關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農民工們思考現實、表達心聲的精神訴求。

  數以億計的農民工,看似普通平常,實際上卻是藏龍臥虎、人才濟濟。除了小說作者之外,詩人、歌手、戲劇導演和民間藝術家等不斷湧現,在他們那裡,文學藝術絕不是附庸風雅、午後紅茶,它有著生活的熱度、現實的質地,記錄著人生的悲喜哀樂,探尋著命運的轉折起伏,構成了轉型期中國情節最為曲折和震撼的篇章。

  當“旭日陽剛”以沙啞的嗓音慨嘆“老無所依”之憂,當“西單女孩”以樸實的表演展現新生代農民工的青春困惑,當農民工街舞以欣喜的姿態憧憬城市未來,都以各自方式留下了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最真實、最深刻的精神印記,彰顯了日益覺醒的主體意識和權利意識,這實際上是農民工群體的一種文化自覺:“我們也有我們的思想,我們不是木頭,我們精神也是有追求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