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走訪台灣文藝之地 藝術的台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1 00:23:41  


 
  幸好經過社會上各方人士、團體的討論與研究,推動了一連串的聚落保存運動,提出未來的營運方向朝藝文展演園區發展,確立了日後設立藝術村的走向,最後終於在2004 年被正式登記為歷史建築,以聚落活化的形態保存了下來。而藝術團隊於2010 年正式進駐營運,成為今天的寶藏岩國際藝術村。我也終於有了機會一窺它的歷史與變遷。

  寶藏岩的巷弄錯綜複雜到了極點,蜿蜒曲折的小徑,綿延不斷的階梯,形狀迥異、大小不一的各式廣場,建構成寶藏岩獨特的聚落景觀。行走在這樣一個具有歷史地位的聚落裡,一定要夠細心,才能看到許多新舊事物交替的軌跡:貌似長滿苔蘚的紅磚墻,連接著的隔壁竟是一道新築起的水泥墻;爬滿藤蔓的圍籬,底下卻是新生長的綠色草皮;新舊不同年代的墻面,卻繪上了同樣風格的彩繪。諸如此類的細微事物,交織成了一幅風格不明但卻深具意涵的聚落景致。

  從前多次造訪過寶藏岩的友人充當起導游,帶著我穿梭在猶如迷宮的小徑中。他告訴我,寶藏岩聚落的居民,是由多元的族群共同組成,雖然從不同的地方來到寶藏岩,卻共同在這個遠離塵囂、默默無聞的山邊聚落生活,因此發展出關係緊密的鄰里情感,憑借著互相扶持的精神,一起攜手打造這座家園。

  台北的藝術味已經延伸到了城市的每個角落

  我試著想象當年的情景:部隊和民眾突然之間大量湧入寶藏岩,為求生存,他們趁著月黑風高,利用方便取得的建材,慢慢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簡陋房舍。後來移入的居民,也多半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以低廉、回收的建材,從河邊運來一點砂石、別處用剩下的紅磚等等,東拼西凑搭起自己的居住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